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研究馆)立足建设高水平政府咨询机构和有特色新型智库,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决策,始终与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同频共振。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室(馆)党组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围绕省委、省政府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促进的工作部署,落实省领导指示要求,充分发挥参事、特约研究员学识精专、阅历丰富,视觉敏锐、见解独到,联系广泛、扎根群众等优势,结合疫情时期的特殊性,采取专题性研究和即时性建言双举并施形式,积极组织、引导参事、特约研究员就疫情引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建言谋策。
一是根据疫情形势,及时调整“广东省参事决策咨询会”主题及研究方向。根据疫情全球迅速蔓延,国内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的形势,为确保咨询会主题及研究方向紧贴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室(馆)党组书记、主任(馆长)杨汉卿同志主持召开2020年广东省参事决策咨询会主题及研究方向研讨座谈会,传达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决策部署,认真听取参事专业组组长及课题牵头人建议,并带队前往省委政研室、省政府研究室、省发展研究中心座谈征求意见。经过多轮征询和研讨,拟定咨询会主题为“化危为机,奋力实现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并紧扣疫情时期稳增长、促发展、强治理、保稳定、惠民生五方面重点、难点问题,确定了18个调研方向。目前,咨询会主题及研究方向已经省委、省政府同意,各课题组已全面进入资料收集、梳理、研究阶段,视疫情发展,将全力做好后续实地调研准备工作。
二是瞄准疫情热点,积极组织参事、特约研究员资政建言。一方面发动参事、特约研究员就疫情防控“所急”提出专项建言,以专刊形式编印《疫情防控建议》,专报省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另一方面引导参事、特约研究员就疫情“所忧”,开展预判性、前瞻性研究,发挥《广东参事馆员建议》及《广东参事馆员建议(特刊)》“直通车”机制作用,直报省委、省政府。截至目前,合计编印《疫情防控建议》专刊15期(共39篇)、涉疫情《广东参事馆员建议》10期和《广东参事馆员建议(特刊)》2期,合计51份建议。其中,《疫情防控建议》中的《关于加大港航企业扶持力度的建议》经国务院参事室转刊,引起国务院高度关注,已在批转落实中;《关于尽快决策本届广交会转型举办的建议》于3月21日上报后,3月2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推迟今年春季广交会时间以及利用网络等手段举办等替代方案,4月7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正式决定,第127届广交会将于6月中下旬在网上举办。《广东参事馆员建议》及《广东参事馆员建议(特刊)》中《关于推广广东农产品“保供稳价安心”数据平台的建议》《关于助力中小微制造企业复工的几点建议》《关于尽快编制广东“企业用电指数”及时准确监测企业复工复产情况的建议》《关于大力发展我省高科技防疫产业的建议》《关于进一步完善口岸卫生检疫设施和口岸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的建议》《制止企业间货款拖欠是复工复产的重要举措》《关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保护海员权益的建议》《关于实施广东粮食产业发展新模式加快推进省外安全粮源基地建设的建议》《关于加强非洲国籍人员防疫管控的建议》等多份建议均获有关省领导批示,部分已体现在相关决策中,涉及部门正积极研究推进落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