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金融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强支撑
——钟韶彬参事为中国人民大学西藏金融高质量发展研修班作专题授课
4月9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广东省乡村发展协会理事长钟韶彬应邀走进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研究院,为西藏金融高质量发展研修班作专题授课。一场聚焦“银行如何赋能乡村振兴战略”的辅导讲座, 为西藏金融干部答疑解惑,进一步激发他们服务支持西藏乡村全面振兴的信心和决心。
讲座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国家《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结合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和西藏现实发展实际,通俗易懂解读政策规划要求,系统生动介绍广东金融赋能乡村振兴的成效、经验与做法,分析探寻新时代金融行业服务支持乡村振兴的连接点、责任点和创新点,有针对性地引导提出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和服务支持乡村振兴的意见建议。
为引导学员准确把握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根本遵循,钟韶彬参事在讲座中总结提炼出乡村振兴“一二三四五”的内容要点。这就是要始终围绕一个中心,守牢两条底线、夯实三个基础,增效四大抓手,落点五大目标。“一个中心”就是要对标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这一终极目标谋事举策,创新发力,稳步推进。“守住两条底线”,就是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夯实三个基础”,就是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打牢三农“三个现代化”的基础。即以农业高质高效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以乡村宜居宜业建设为中心推进农村现代化,以农民富裕富足为目标推进农民现代化。“增效四大抓手”,就是要向“四个乡村”要效益。一是乡村产业发展要持续推进,二是乡村建设行动要稳妥推进,三是乡村治理效能要强化提速,四是平安法治乡村建设要常抓不懈。最终实现乡村五大振兴,达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 。
赋能乡村全面振兴、为新西藏建设发展提供更强支撑,是钟韶彬参事本场讲座的又一重点内容。钟韶彬参事首先介绍了广东金融支农助振兴的十大模式及其在实施主体、方式和效果上的重大转变。不过,他也指出了当前存在的融资政策适配性不足、资源匹配精准度不高、基层金融机构权能较小、风险保障体系薄弱等问题。借鉴广东做法,针对西藏特点,立足十五五规划,钟韶彬参事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思考建议。主要是强化政策引导、加大资金投入,夯实数据基础、创新融资方式,注重正向激励、增强市场活力,健全基层体系、织密建强网络,借助资本市场、扩展融资空间,以此建立更加系统、更具活力、更为持久的金融支农助振兴的政策体系和市场体系。
据悉,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研究院成立于2002年5月,是中国人民大学在深圳市委、市政府支持下,在深建立的集产、学、研于一体的高层次、综合性教育、科研、服务机构。2023年10月,中国人民大学在深圳研究院基础上升级组建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深圳),推动校地合作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迈进。本次研修班是中国人民大学在深圳举办的第一个省级金融专业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