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至13日,由江苏省政府参事室(省文史研究馆)、省社会科学院、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扬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江苏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省文化和旅游厅协办的“传承水韵文化,共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扬州举行。我室(馆)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杨敏,广东省政府参事贺国庆,广东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顾涧清、戴伟华,广东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梁建伟、王元林等应邀参加座谈会。江苏、河北、上海、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河南、湖南、广东、陕西、甘肃等省、市政府参事、文史馆员和有关专家学者以及相关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16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我室特约研究员王元林在会上作主旨演讲。
江苏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马欣出席座谈会并致辞。指出,当前江苏全省上下正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从江苏璀璨的人文历史、丰富的文化特质中汇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力量十分重要。希望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加大研究阐释力度,更加深入地研究“水韵文化”蕴含的哲学思想和历史脉络,准确把握其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为充分发挥“水韵文化”成风化人、促进发展的重要功能提供坚实的学理依据;有效赋能高质量发展,找准“水韵文化”与高质量发展的结合点,形成更多有分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为江苏高质量发展继续走在前列提供不竭的文化动能;不断增进交流互鉴,省内外参事、馆员、专家携起手来,互学互鉴、交流合作,深入研究运用好人文经济学,共同推动“水韵文化”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我室(馆)贺国庆参事,顾涧清、戴伟华馆员,梁建伟、王元林特约研究员围绕主题分别撰写的《以水文化与水经济融合发展为抓手 探索新时代人文经济的广东实践》《大运河申遗成功对海上丝路申遗的启示》《刘禹锡“自夔州转历阳”长江行踪及创作发微》《江苏“水运经济”高质量发展赋予“水韵江苏”新内涵》《兴文促产 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大运河文化产业带》等五篇论文入选座谈会论文集。
会议期间,与会政府参事、文史馆员和有关专家围绕会议主题开展了深入座谈交流,对江都水利枢纽、扬州段运河、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等地开展了历史文化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