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是有她的文化底色的。中山的城市文化底色是什么?是红黄蓝,红是中国红,黄是黄土地、黄种人,蓝是海洋蓝。
而在这红黄蓝的城市底色中,中山的人文本色则是咸淡水文化。
南宋绍兴二十二年九月十五日(公元1152年10月14日),香山县成立,至今已经869年。当时的香山县大概包含了现在的中山、珠海和澳门地区。在这个地方,有一条与长江、黄河一样伟大的母亲河——珠江;珠江有八大出海口,其中五个口门经香山地区而流入南海,再融入太平洋。
珠江为淡水,南海是咸水,淡水代表中华传统文明,咸水代表蓝色海洋文明。咸水淡水在香山地区交流碰撞融合,形成了咸淡水地理,两种文明在这里交流碰撞融合而形成了咸淡水文化。
这种文化在一百多年前达至一个发展高峰,使香山这个地区开始在经济、政治、教育、商业、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对中国、以至世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从而成为中国近代史、近代文化的摇篮。这个摇篮,摇出了孙中山、郑观应、容闳、杨殷、苏兆征、杨匏安等伟大的人物,摇出了“三民主义”“建国方略”“商战”等伟大的思想,摇出了涵盖各个领域的一支伟大的队伍,在中国和世界的发展中矗立起一座又一座的高峰,留下了无可替代的历史性重大贡献。
所有这一切,其核心和灵魂,就是咸淡水文化。这种咸淡水文化一直引领和推动着香山地区以至整个中国的发展,并且影响了世界。
随着历史和时空的变化,澳门成为特别行政区,珠海成为经济特区,她们依然保持着咸淡水文化的浓厚特质,而且随着新文化的介入而展示出各自不同的风采;而作为香山地区地理、政治、历史和人文原点的中山市,则更多地坚守和继承了咸淡水文化的传统元素而使其更为丰厚多彩,甚至创造性地挖掘和发展了咸淡水人文而使其更加富有鲜活强大的生命力。
咸淡水文化在香山地区文学艺术方面的体现,其特点同样十分突出鲜明。香山人以其生命力旺盛的咸淡水文化,尤其在音乐、电影、教育、美术、出版等艺术领域为中国的文化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比如:容闳、郑玛诺开创了中国的留学文化;唐廷枢编撰出版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英汉辞典;苏曼殊是中外文学比较的先驱者之一;王云五通过主持商务印书馆在中国的出版业和近代文化教育事业留下了重要痕迹,他的四角号码查字法是汉字数字化的肇先;吕文成和萧友梅贯通中西,开创了中国现代音乐史;吕文成创作出了一大批既保持中国风格、又有西洋音乐元素的广东音乐;郑君里、阮玲玉是中国电影事业的重要开创者;古元借鉴西方又摆脱了西方木刻艺术的局限,创造了以阳刻为主而具有鲜明民族特色风格的中国版画;黄苗子、方成、特伟等人的漫画,则坚持中国传统、引入西方思维,创造了中国漫画的新气派;阮章竞将中国古典诗词和西方自由诗融入民歌,形成了自身特点并影响了中国诗坛;唐涤生、吴思远、黎小田等为香港以及内地的文艺发展居功至伟;李海鹰成为中国当代流行音乐事业重要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中山市首倡的“中山杯”华侨文学奖,填补了国内空白,成为国内涉及范围最广的文学奖……
综上所述,从一定意义上说,香山地区已经早已基本形成咸淡水文学艺术流派的雏形。只可惜这一重大特点一直没有引起各方面的发现关注和推介,更未能提供学术理论方面的支持。
今天,到了应该将香山咸淡水文学艺术流派这一独特形象摆到世人面前,并予以发掘、总结、推介、传承和弘扬的时候了。
因此,我们先从诗歌开始,于2015年6月20日提出创建“咸淡水诗派”(香山诗派)的倡议。
我们认为,咸淡水诗派在地理意义上,包括了大香山地区,即现在的中山、珠海和澳门地区,但诗人群体及其创作并不仅仅局限于这个地区。
咸淡水诗派在人文意义上更没有任何藩篱,它包括了在主题内容、风格特点、体裁形式这三个重要方面,既要坚持中国传统元素,又吸收世界各国优秀元素。
咸淡水诗派,无论是什么元素的思想内容,必须是真善美的,绝不是假丑恶的;无论什么元素的风格特点,什么元素的形式体裁,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是以中国化为生命根本的,必须坚持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而又不保守封闭、墨守成规;必须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成果而又不崇洋媚外,更不能搞全盘西化;必须倡导创新探索,而不主张无原则的标新立异、离经叛道,更不能数典忘祖、虚无历史。
咸淡水文化的核心特质是,它既是开放的,又是兼容的,因此,“咸淡水诗派”也是开放兼容的。首先,她不会自囿于“大香山”地区,而会将地理范畴、诗人群体、思维眼光、创作内容等扩延至粤港澳地区、广东、中国,以至全世界;其次,它决不否定和排斥其他任何一种“诗派”,而且会主动与其他诗派交流合作融合,主动学习借鉴其他诗派的优点;第三,它正视和倡导风格形式的丰富性,而且孜孜追求格调体裁的多样化。
我们倡议:大香山地区凡是承认“咸淡水诗派”理念和主张的诗人们,郑重地联合起来,共同组建诗派的队伍和机构,确立诗派的特点和目标,建立诗派的制度和机制,研究诗派的学术和理论,促进诗派的壮大和发展,从而在广东、中国的诗歌版图,以至在世界的诗歌版图上,留下咸淡水诗派的浓重身影,贡献出咸淡水诗派的诗歌力量。
咸淡水文化的本色是,务实而不保守、开放而不张扬,创新而不浮躁,所谓“子系中山“郎”,得志不猖狂。这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文化本色。
这种文化本色,自然影响到这座城市的文学,包括诗歌。
一座城市的诗歌,也应该有它的人文特色的。在中山,它的特色应该就是咸淡水文化,具体落实到地,就是创建咸淡水诗派。
通过五年多的努力,咸淡水诗派开设了咸淡水诗歌公众号,并以同题诗接龙的形式为主打,至今已经开展了87期的诗歌接龙,组织了一系列活动,创作和发表了一批诗歌作品,培养和造就了一批诗人,形成了一个基本队伍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至此,咸淡水诗派形象基本确立。
但是,事情还才刚刚开始。作为一个诗派,我们的路还很长很长。我们还十分缺乏诗人代表,还十分缺乏诗歌作品代表,还十分缺乏诗歌品牌项目。而这三个方面,是一个城市的诗歌事业、一个诗歌派别成功而且特色鲜明的最重要、最核心的元素。同时,我们还没有建立相应的发展机制,我们更缺乏丰厚而坚实的理论研究和支撑。
然而,我们的前景又是光明的。中山有咸淡水水土这个特殊的载体,有咸淡水文化这种特殊的灵魂,咸淡水诗派一定会有所作为,一定能够大有作为。
关键在于,我们怎样坚守和利用这方水土,我们怎样发掘和弘扬这种文化。
作为工作生活在这个城市的诗人,咸淡水诗派发展的重担自然全落在我们自己肩上,这是义务,这是责任,这是使命。我们确实责无旁贷,我们只有义无反顾,我们必须一往无前。
2021年3月14日(龙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