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首页 > 参事文史动态 > 文史工作动态

省文史馆调研组赴河源市开展文史调研

5月10-13日,省文史馆调研组前往河源市东源县、紫金县开展“广东农民运动对中国革命的贡献”专题调研,省政府参事室(文史馆)副主任(副馆长)麦淑萍和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田丰、杨兴锋、张宇航、侯月祥、黄淼章等参与调研。

调研组先后考察了东源县义合镇、双江镇、蓝口镇和紫金县苏区镇大革命时期的重要史迹,并在河源市召开了调研座谈会,听取了河源市委党史研究室、文广旅体局、住建局、档案馆等相关部门的情况汇报,与会同志就河源大革命时期革命遗址的保护与利用、如何推动乡村振兴进行了研讨。

调研组认为,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中,河源是全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地区之一,是最早创建中共地方组织的地区之一,是最早开展农民运动和最早组织农民暴动、并且最早建立县级苏维埃政府的地方之一,也是最早组建中国工农武装的地区之一。叶剑英、周恩来、徐向前、阮啸仙、刘尔崧、刘琴西、黄克、罗焕荣等共产党人曾在河源留下革命足迹。可以说,河源地区乃至整个东江地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斗争的“早期试验田”,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丰富的红色资源,河源革命斗争史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麦淑萍同志指出,在河源我们深入了解了革命遗址保护利用的情况,深刻感受到党从建立、奋斗、发展、壮大的道路非常艰辛、崇高和伟大,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人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他们舍生忘死为人民的革命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从中深受教育。我们在中共百年华诞之际开展“广东农民运动对中国革命的贡献”专题调研意义重大。红色资源是开展党史教育的宝贵资源。河源的红色资源十分鲜活。挖掘这些红色资源,把河源革命前辈的英雄人物、群体精神的故事、史料挖掘整理出来,在平凡中见伟大,充分利用英雄模范的事迹,更好地把红色基因传下去,结合党史教育宣传活动,依托纪念场所、纪念设施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把阮啸仙、刘尔崧等革命先烈的英雄故事讲好,用好用活河源的红色资源,从百年党史中吸取强大的精神动力,更好推动河源经济社会的发展。

河源市党史部门有关负责同志表示,河源是中国革命策源地之一,具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同时,河源也是欠发达地区,财力有限,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相对滞后,希望上级领导继续大力支持河源的建设和发展。我们要把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讲好河源的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共同推动河源的发展。

1.jpg2.jpg3.jpg

(文史业务处黄建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