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广东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学术座谈会于2月22日举行,专家学者、企业家们从各自研究方向出发,发表了众多真知灼见。
羊城晚报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岭南文脉|专家纵论非遗“双创” 助力岭南文化出新出彩》,引起业界热烈关注。
为让读者了解到本届学术座谈会更多精彩的内容,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对与会嘉宾的观点进行了全面整理,以飨读者。
座谈会现场
活化利用文化遗产能提供文化推动力
马建钊(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
通过对广州车陂“扒龙舟”民俗活动的研究,我们可得到几点启示:
地方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文化推动力;文化遗产是地方社会精神内核,有助于营造社区居民的地方归属感;地方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丰富了广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内涵;我们要积极探索文化遗产的传承路径,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
坚持民间性,戏曲才有生机活力
陈中秋(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广东省文联原党组书记)
包括戏曲在内的许多国家级和地方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上都是历代民间艺人不断创造,积累传承下来的民间艺术,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我们要传承发展好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激发其新的活力,就应该坚持其民间性,尊重其作为民间艺术的生成机制和传承方式、发展规律,才能使戏曲永葆生机活力,继续与时代同行。
广彩可借助新载体吸引年轻人
谭广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
开放和勇于创新是广彩保持旺盛生命力的重要原因。广彩不但是艺术产品,更重要的是其背后的文化,让世界都为之痴迷。
当下,国潮正澎湃,传统文化在“破圈”。广彩也可借助当代影视作品、短视频制作、文创产品、网络直播等新载体,吸引更多年轻一代来关注它,喜爱它。这样,才能让非遗真正活起来,绽放光彩。
让“非遗”品牌服务于城市新形象建设
谭展鹏(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
城市建设的每个阶段都有其彰显文化的需求。“非遗”项目参与城市建设,可以为城市建设新形象宣传增添光彩。
“非遗”各个项目都曾在历史上出过彩,虽然它们不大适应当今环境,但仍在发愤图强。其中,广绣一直在进行高端技艺研究,并把高端技艺研究的成果,内部转化为日用刺绣品的开发,随时为城市新形象建设的出彩服务。
研究非遗,不要忽视其“动态”特性
李遇春(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
加深对非遗的研究,让其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在提振历史文化名城效应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这将是广州非遗研究者所要面对的问题。
研究者需要注意几点:不要忽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态”特性;传承不等于守成;要打破单一项目研究的局限,将有关联的项目加入,进行比较研究;广州非遗项目研究应与岭南文化整体研究相结合。
要重视保护传统医药类传承人
蓝韶清(广东中医药博物馆馆长、研究员)
广东是我国中医药强省, 其中又以广州等城市为突出代表。保护好传统医药类非遗,对传统医药的发展传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医药类非遗是十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弱项。虽然广州市的传统医药类非遗项目数占比较高,但传承人数仍低于项目数。广州应继续加强传统医药类项目申报工作,重视传承人保护工作。
非遗传承对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黄祖辉(广东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推动广东非遗的“活态”延续与再生,深度挖掘非遗的存续力和创造力,积极培养非遗传承人,将非遗融入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这都是实现广东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我们应将非遗充分融入经济、旅游、制造业等领域,丰盈高质量发展的文化内涵,进而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要实现非遗高质量发展,要做到坚持党的领导,增强自信,加强保护,培养传承人。
广式硬木家具要创新才能突破瓶颈
梁沛根(广东省广式家具制作技艺传承人)
近年来,红木家具产业已进入一个深度的瓶颈期,广式硬木家具亦不例外。我认为,创新才有活力,有活力才有市场,有市场才有传承。
广式硬木家具要突破瓶颈,必定要面临转型升级。从业者要在观念上、思想上对创新有深刻认识,深入了解广式硬木家具的内涵,真正理解其关键元素、精髓,并将其融入到设计创作和生产中。
漫塑强调手作之美
王增丰(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正高级工艺美术师)
漫塑是中国本土雕塑泥塑的重要分支,符合当代国际国内大动漫、大科技、新艺术的潮流。漫塑在形式上幽默风趣,技艺上与工艺美术和民间艺术一样,强调手作之美,效果上寓教于乐,开创了泥塑轻喜剧审美之风。
在动漫产业迅猛发展的时代,漫塑更应得到保护、传承和推广。我希望能将漫塑纳入到非遗项目中。此外,鉴于学生对漫塑有着浓厚兴趣,我建议将漫塑纳入中小学美术课程,以美育人、以文化育人,促使学生多元全面发展。
深挖地域文化遗产中的“根”和“魂”
张海文(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2010年广州亚运奖牌首次亮相时,引起观众一片赞叹。“红棉花”“广船”“广绣”“五羊雕塑”等岭南文化标志性元素出现在亚运奖牌上。在我看来,设计者要想设计好这枚奖牌,必须要找到广州文化遗产中的“根”和“魂”、广州的独特历史脉络和定位,以及所表达的精神境界;必须要把文化基因外化出来。
广州亚运奖牌成功地成为大家的共同记忆,充分说明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需要顶层思维和大格局胸怀。
对非遗要实行整体性保护
何平(珠海科技学院音乐舞蹈学院院长、教授)
我们不能对非遗实行碎片化保护,而要实行整体性保护原则。由此,非遗的保护传承不应只关注非遗本身,还应注重传承主体与其生存环境。
例如在春节等民俗类非遗中,做年夜饭、贴门神、放爆竹等多样的民俗活动展示着多样的传统技艺,包括年画技术、书法艺术、烟花制作艺术等,这是民俗活动的整体性环境,都需要保护传承。
同时,我们还要对非遗进行文化生态保护,注意非遗各项目间的协调发展。经济效益明显的非遗和经济发展关联不明显的非遗理应得到同等重视。
提高非遗的知名度与文化活力
吕永强(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筑节能处二级调研员)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遗产,需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以适应现代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要求。
我们在挖掘非遗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还应创新非遗的展示方式,利用光影、VR虚拟现实、元宇宙等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多样化展示,借助新媒体、影视等宣传推广手段提高非遗的知名度与文化活力,培植非遗良好的保护传承土壤。同时,我们还要将非遗文化的传播与文创、旅游产业的发展紧密结合。
“百年风云粤港澳”口述史意义深远
郑佩瑗(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在加快,而加强粤港澳三地互联互通的修史工作,意义深远,功在千秋。我建议,由粤港澳三地的相关行政部门或“口述历史”专业研究团体牵头,实施“百年风云粤港澳”主题口述历史项目。
该项目要优先规划重大事件、特色行业老领导、老行尊以及知情长者的口述历史,与时间赛跑,及时留存这些亲历者的历史资料与数据。各地宣传、教育部门要积极参与该项目,由此增进民众对中华文明的认识、理解和认同。
借鉴国外经验促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
闫晓青(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
广州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
一是构建完善、操作性强的文化遗产保护法规体系。
二是重视公众力量,发挥民间团体的积极作用。
三是协调城市建设与文化遗产的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四是利用现代信息新技术,促进广州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
五是多渠道筹措文化遗产保护资金,建立政府主导下的社会资本多元参与体系。
呼吁保护开发“贪泉”遗迹
谢顺彬(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广东省归侨作家联谊会副会长)
距离广州市区约二十公里的“贪泉”,是一项对于廉政建设可以起到榜样作用的历史遗迹。
“贪泉”有一千多年历史。明朝万历年间,李凤等人还专门立下“贪泉”石碑 ,让慕名而来的游客或官员在此追思,使其真正起到警示作用。
通过保护开发,它定能成为教育后人,倡导廉洁,讲好中国故事的地方;成为传承优秀文化的天然课堂。我呼吁有关部门对“贪泉”遗迹予以高度重视,让其继续焕发出正能量,为净化社会风气发挥作用。
从新闻传播看粤剧如何出新彩
刘倩(暨南大学副教授)
从近年来粤剧相关的新闻报道中,我们可以窥探传统文化元素出新出彩的途径。例如,文艺工作者把粤剧带到年轻人感兴趣的地方,像电影银幕、爆款游戏、线上直播等都能给粤剧提供更大的舞台。
再者,新时代粤剧的舞台艺术富有现代美,在观感上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能吸引更多年轻人了解粤剧、喜爱粤剧。
此外,粤剧教材的统一与考级制度的开放、粤剧教学的规模化和标准化都在促进着粤剧的进一步发展。而少儿粤剧也为粤剧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