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首页 > 参事文史动态 > 文史工作动态

王见:对材料的运用是当代艺术的特征

胡毅作品《 南宋·某年某月某日刺桐海船》

陈翔宇作品《宋代的天空》

展览现场。

颜景亮作品《帆起帆落》

近日,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海上丝绸之路”当代艺术巡展(广州站)在广州禺见艺创中心展出,参展作品通过多样化的材料和当代性的艺术表达,展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恢弘之美。

展览期间,粤港澳大湾区美术家联盟和禺见艺创中心联合主办了“湾区视野——海丝艺术创作与岭南海洋文化特征·文史与艺术座谈会”。粤港澳大湾区美术家联盟主席汪晓曙主持了本次座谈会,广东省社科院原院长田丰、广东省文物保护专家组成员黄淼章、中山大学中文系副主任范常喜、华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教授吴晓懿、广州美术学院海丝研究学者梅林、广州美术学院教授陈文光、广州美术学院教授陈舒舒、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颜景亮等专家学者出席了座谈会。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了这次座谈会的策划者和召集人、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王见,深度探讨海上丝绸之路与岭南海洋文化以及艺术创作的融合及当代意义。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运成

广州日报:这次展览具有强烈中国式的视觉呈现和当代表达,对岭南艺术界将有什么影响和启示?

王见: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港口城市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可以说广州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敦煌”。即使在封建社会闭关锁国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广州仍然一口通商。这既说明了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流并没有彻底中断,也说明了广州作为中国的门户城市一直与外部世界保持有正常的交流。这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历史现象。有些时候,人们提到海丝之路,往往容易提到泉州。但实际上广州不仅仅是作为一个通商的口岸,而且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城市。同时还在中国历史的进程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因为产生过种种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事件与意义,泉州与广州全然不可同日而语。此外,最初的岭南是一个很大的地理概念,不仅有广西,也涵盖福建。只要仔细看看南越王墓的玉器加工工艺,你就知道秦汉之际南粤文化具有的发达程度。所以广州是代表中国文化与外部世界进行交流而交融的汇点,因此产生了具有海洋文化特征的岭南文化,也就构成了一个与中原文化农耕的、内陆的、封闭型明显不同的文化特征。

广州日报:您积极策划和召集这次座谈会的初衷是什么?

王见:“海上丝绸之路当代艺术巡展”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是开宗明义直言“海上丝绸之路”,二是直言不讳“当代艺术”。但这个展览对广东而言最重要的并不是影响,应当是启发。所以粤港澳大湾区美术家联盟借此展览召集了这次文史座谈会。我也特别邀请了岭南文化研究学者田丰,岭南文保专家黄淼章做主题演讲。其核心就是要揭示岭南文化作为开放性文化的特征——温海上丝绸之路之“故”,而知大湾区文化建设之“新”。因为岭南文化和岭南文史并不仅仅代表岭南的区域。应该说研究岭南文化的特征就是研究中国海洋文化的特征。我们需要深刻觉悟——海洋文化并不为西方所独有。那么研究中国的海洋文化,就是研究广东乃至研究中国当下的存在和未来的发展。

广州日报:这次展览包括创作理念、创作手法、材质运用以及展览呈现方式都很当代。您的观点认为中国古代绘画包括重彩为主的壁画和以纸本水墨为典型的“中国画”两个阶段——那么我们的当代艺术的创作如何吸收和借鉴这些传统?

王见:这次海丝当代展的特点之一是突破了纸本绘画以及叙事性绘画的惯常模式,同时把材料和材质当成一个新的语言形式。这个特点非常突出,我认为这也是中国当代绘画艺术新的增长点。

其实运用材料语言是中国文化艺术的传统,中国古代艺术的漆器、陶瓷、丝绸、青铜、彩塑等等无不是材料的构成和材料美感。到五代和两宋之后,因为造纸技术的发展和提高,使中国纸本水墨特征的绘画得到了一边倒的发展,或者说是一种极致性的高度发展,并成为主流绘画的形式,这无疑是中国绘画的伟大成就。但是这种发展逐渐掩盖了中国传统艺术在运用材料方面的成就。尤其是文人画的滥觞,使绘画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越来越单一。当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与社会多样性的审美需求和多样化的艺术表现很不适应。由此很多中国水墨画在创新,但在某种程度上也还是对西方绘画比较幼稚的学习。

所以,当我看到海丝当代展很激动,重要原因是:这个展览对材料语言的使用非常自觉,说明了中国画界对艺术语言的理解大大地跨进了一步。所谓材料并不是什么综合材料的开放性使用,也不是所谓“工艺美术”材料的工艺使用,而是把材料材质做为“艺术语言”的使用。这是当代艺术的要害。

海上丝绸之路是一个有关中国文化和艺术的命题,更需要当代意识,同时又能做出积极而正确的反应。因为海洋文化的特征是流动的,演变的,不像内陆文化遗存,会因为历史的原因得到某种封存。故海丝的艺术创作如能借助当代艺术的观念和形式,就十分贴切和吻合。因为当代的艺术创作不需要也不必一定停留在对古代遗迹和图像形象的描绘,可以象征、可以寓意、可以借题发挥等,其艺术的表现形式和表现力有更多可能的发挥。这种开放性的艺术文化形态与海丝和海洋文化的开放性与创造性完全一致。从这个意义来说,海上丝绸之路当代艺术展给广东美术界提供了一个极佳的艺术样板。

广州日报:您个人对敦煌壁画艺术一直有持续的关注和思考,相对于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特性尤其在艺术上具有哪些不同?在艺术表达上如何呈现岭南海洋文化的特征?

王见: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遗存和文化情形与陆路的丝绸之路的文化形态大相径庭。比如说,敦煌石窟的壁画更多地体现了作为一种一千多年积累的图像艺术的资源。后来“敦煌学”又一度成为国际化的显学。可惜的是这些成果仍然多集中在象牙塔里,当下社会受惠不多。海丝文化不同,大众化、生活化、普遍性是其特征。因此又形成海洋文化的流动性和不断流变的特征,而流变就容易形成开放性和创造性。所以海丝的艺术创作就不能以画文化地标为能事。像这次海丝艺术展就不画具体的地理标记,而是把海上丝绸之路当成一个文化引领,一个中国文化品质的引领,一个开放性与创造性的引领。我想,如果说陆丝的文化艺术研究更多是一种艺术和文化资源的利用,海丝的文化艺术研究就是引领式的艺术创作。那么海丝文史研究和艺术创作就更加复杂多变,任务更加艰巨。当然,无论海丝和陆丝都具有同等重要的价值,可视为中国文化的双璧。但可惜海丝的研究无论其声势和重视程度远不如陆丝的研究,而海丝和海洋文化的研究意义更加深远!

广州日报:您曾策划“东方色彩·中国意象——中国岩彩画之学术理想”大型学术活动,把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敦煌的艺术研究成果带到广州,重提敦煌壁画对当下绘画的意义,当时策展基于什么方面的考虑?

王见:十年前,我以敦煌艺术为本,策划并组织了上述大型学术活动。当时主要认识是:敦煌石窟壁画的遗存有极为大量的图像,并且是东方的色彩特点,因此认为是极为重要的中国古代图像艺术资源,几乎就是取之不尽的艺术宝库。而且壁画经过中国工匠的绘制,已经转化为中国式的绘画,完全可是视为具有中国文化艺术特色的中国文化遗产,可惜我们对敦煌艺术缺乏深刻的研究和认知,因此我觉得必须要正面的,积极的研究和正视敦煌艺术。让中国古代艺术积极走向当代,向世界显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并非发思古之幽情。活动的成功举办实际上也体现了岭南文化精神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广州日报:当代艺术创作与海上丝路主题如何相契合,您有什么建议?

王见:对于海上丝绸之路用当代艺术的创作形式进行表达似乎最为合适。因为海上丝绸之路所体现的文化本身就有开放性的特征。而所谓的当代艺术也是最具开放性和创造性的文化形态。而且从观念的树立到材料的使用都具有广泛而自由的艺术表现力。例如,就空间而言,一块草坪,一个墙角都可以成为展厅;就内容而言,一个旧物件,一个新图像,都可以构成其艺术的表现,并能够随时随地地与大众生活发生密切的联系。所以,如果进行海丝艺术的创作,我们就还要重提广彩,重提潮州的刺绣和抽纱,重提阳江的漆艺等。我们还要把文化和艺术的眼光延伸到东南亚,延伸到全世界。如此这般,才能真正创造属于中国当下社会生活需要的当代艺术,而不是艺术家和艺术界的“当代艺术”。这便是我的思想认识和学术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