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文史论坛在中国著名侨乡江门市开幕。境内外近百名专家学者云集论坛,围绕“华侨文化与高水平开放”主题开展深入交流。在25日下午举行的分论坛中,“构筑国际传播新高地”“增强华侨华人新生代家乡认同感”“团结华侨、港澳台同胞”等话题引发专家学者热议。
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文史论坛在中国著名侨乡江门举行。图为下午举行的分论坛活动。
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共同体
华侨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者。国史教育中心(香港)校长何汉权认为,华侨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海外名片。华侨文化通过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精神,发扬中国文化传统之优,在文化、经济、软实力等方面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外延动力,并成为中国文化向世界广泛输出的窗口及名片。
基于这一背景,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南方日报社原社长杨兴锋认为,拥有众多华侨华人的广东,在开展国际传播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应该以“侨”为桥,在全球打造具有协同性、联动性和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共同体。杨兴锋建议,可鼓励传播共同体中的华文媒体、华文教育、华人社团等传播渠道和平台,利用自己掌握的社会资源,与所在国的主流媒体加强多种形式的联系与合作,既可把共同体传播的内容提供给他们在所在国主流人群中传播,又可邀请他们来广东采访,以他们的视角制作产品,把他们眼中的中国声音、中国故事传播给受使所在国的主流人样理解和接受中华文化。
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广州日报社原社长顾涧清则建议,可以汉语培训作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新钥匙,构筑“华侨华人+汉语培训+文化传播”生态圈、切实通过职场汉语教育全面创新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发挥华侨在海外的有利条件和特殊作用
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原副巡视员、研究员侯月祥以抗日战争中“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为例,介绍了南洋华侨青年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事业作出的重大贡献。“‘东团’的建立,是华侨爱国力量的展示。”侯月祥表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同样需要最大限度地团结包括华侨、港澳台同胞在内的一切爱国力量,深化、细化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形成新时代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发挥海外优势和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勠力同心,奋斗不息。
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文史论坛在中国著名侨乡江门举行。图为下午举行的分论坛活动。
新中国成立后,海外华侨青年掀起了回国求学和参加祖国建设的热潮。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历史学博士后杨永炎以1949年10月由叶剑英在广州创办的南方大学华侨学院为例,阐述归国华侨青年通过培训成为党的干部的过程。“在南方大学通过思想教育、军事训练塑造政治认同,这些归国华侨青年建立了强烈的国家认同感、政治使命感,培养了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与甘于奉献的宝贵品格,义无反顾地跟着大部队‘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在祖国建设中奉献了自己的青春。”
侯月祥表示,在新时代,要继续发挥华侨青年的爱国爱乡爱民情怀,引导他们树立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文化自觉,不断深化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文化认同,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积极力量,发挥他们在海外的有利条件和特殊作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建立多样化的爱国爱乡教育基地
“江门应树立大侨务观,创新侨务工作方式。”杨兴锋建议,江门可在办好世界江门青年大会、少年中国说等活动的基础上,引导华侨新生代和新一代移民以专业、行业为背景组建新的社团,采取走出去、请回来等有力措施增强其根脉情结,以老一代华侨的爱国爱乡精神激发其家国情怀,鼓励他们与江门相关方面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为落实科技强国、新型工业化等服务,真正实现侨都赋能。
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山大学原副校长、教授徐远通则建议,要在文化发展与人才建设的关系上,辐射华侨文化影响,在“交”“互”上增特色,形成华侨新生代人才荟聚区。
“江门华侨文化积淀深厚,多彩多姿,成就喜人。”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原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郑佩瑗则建议,江门可建立多样化的爱国爱乡教育基地,积极开展游学、联谊,参观考察,研学等活动,增强新生代江门籍华侨华人对中国和中华文化的感性认知和理性认识,大力推进吸纳海外华侨华人建设家乡的工作,以利于中国侨都文化代代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