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首页 > 参事文史动态 > 文史工作动态

宋德华:将陈白沙打造为江门闪亮的城市文化名片|聚焦大湾区文史论坛

9月25日,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文史论坛在中国著名侨乡江门市开幕。来自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研究馆)等单位的近百名专家学者云集论坛,围绕“华侨文化与高水平开放”主题开展深入交流。

“陈白沙先生是明代心学的开篇者,‘江门学派’的创建者,是广东唯一一位从祀孔庙的大儒。江门应将其作为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进行打造。”在接受媒体专访时,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宋德华对江门如何更好打造闪亮的文化名片给出建议。要将这张名片擦得更亮,可以深入挖掘其历史内涵和充分阐释其时代意义。

宋德华。

宋德华。

在历史内涵方面,学界对白沙心学的研究一直多有关注,在史料整理、学术论著等方面,出过不少优秀成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从广度、深度还是力度上,仍需加强。宋德华在一项研究计划中列了14个论题,分别是:以道为体论,心道合一论,元气流变论,自然为宗论,崇圣脱凡论,重德制欲论,为政守正论,教化务本论,社会求安论,人生识真论,出处不苟论,归隐自为论,学贵自得论,诗寓情理论。在宋德华看来,每个论题都还可以更深入细致地探讨,可以有新的解读和发现。

在时代意义方面,陈白沙先生生活在五百多年前,在当时可谓开风气之先,居思想前沿,很有先进性。尽管他所生活的大环境和小环境都对人有很大的制约性,白沙心学也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局限和历史的局限,但这并不妨碍白沙心学具有显著的时代意义。

宋德华建议,学者可以对陈白沙文本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此外还可以让更多的民众来了解白沙精神。例如举办一些普及性的讲座、在报刊设立相关专栏、将白沙精神的传承与多种宣传教育活动结合起来等。“接下来,我们需要密切联系当今中国的实际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实际,对白沙心学做更多了解钻研、发扬光大的工作。”宋德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