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1日,第四届“广东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学术座谈会在肇庆学院圆满举办。此次学术座谈会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研究馆)、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中共肇庆市委宣传部主办,肇庆学院、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文化遗产研究院、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
座谈会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张宇航主持,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研究馆)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杨敏,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党委委员、副社长、副总编辑胡泉,肇庆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海斌,肇庆学院党委书记谢冠华等领导出席并致辞。与会专家就“面向未来的广东文化遗产”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探讨。
各司其职同向发力,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在开幕式上,杨敏指出,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研究馆)通过著书立说、咨政建言、专题调研等多种方式,充分结合馆内专业力量和馆外专家力量,助推广东省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胡泉介绍,羊城晚报近几年重点推出“走进文化名家工作室”和“名家说名作”融媒体系列报道,开设的《岭南文史》专栏更是活化利用文化遗产研究成果的亮点经验。
刘海斌致辞时谈到,肇庆正以创建广府文化(肇庆)生态保护实验区为突破口和重要抓手,全面加强肇庆文化遗产的抢救性、生产性、整体性和数字化保护工作。谢冠华谈到,近年来肇庆学院整合学科专业和人才优势,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为肇庆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创新注入强劲动力。
正视存在问题,创新非遗传播途径
缺乏思想认识、工作重点和资金保障,薄弱的传承人队伍建设和狭窄的传播途径,是非遗传承的短板。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张春雷指出,当下的老字号面临创新难度大、品牌推广力不足、缺乏互联网思维、体制机制束缚和资金人才短缺的问题,需要政府支持、政策保护和传统技艺的传承。需将传统传播方式与现代传播方式相结合,提升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和好感度。张宇航在发言中指出,针对非遗工作重点缺失的问题,要对非遗项目分类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做大产业市场以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甚至辐射到全国范围。
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通识教育学院副院长梁健提出构建一个集研发、展示、交流、体验于一体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创新平台,打造“肇韵文创汇”街区,利用VR、AR等科技手段展示文化遗产,提升场景互动与体验感。
坚持守正创新,发展非遗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对于推动广东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具有重要作用。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陈忠烈在发言中指出,近年来香云纱最大的创新就是同其他非遗项目的有机结合,未来“香云纱染整技艺”要在“升华”和“沉底”两个维度展开,既要高屋建瓴、引领规则,又要下沉基层、返璞归真。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蓝韶清在会议中介绍了罗浮山百草油作为中医药非遗制剂,在现代化发展中所具备的优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扩大生产、积极“出海”,与药农合作、大力宣传,加大投入、构建标准等建议。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谭展鹏指出,对手工刺绣的“捧杀”会误导甚至拖垮一大片手工项目,电脑刺绣和手工刺绣应该相辅相成,创造共赢。
推动跨界融合,“老手艺”成为“新动力”
探索科学有效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让文化遗产体现出当代价值。佛山市祖庙博物馆副馆长刘奇俊在发言中谈到,当前的城乡规划建设尚未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文化遗产资源价值,文化遗产“重申报轻保护”“重利用轻管理”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需要提高保护意识,挖掘资源潜力,在文旅融合过程中不断探索创新保护与开发模式。
广州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长梁伙权在座谈会中提供了参考案例,广州工艺美术行业协会成立“大国工艺振兴乡村”工作委员会,携手会员单位发挥非遗资源优势,助力茶叶等农产品的包装设计,提升农产品文化内涵,助力农产品销售,赋能产业发展。
在下午召开的分议题座谈会上,7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如何推进广东文化遗产创新”“广东文化遗产助力‘百千万工程’”“广东文化遗产的交流与融合”等主题进行交流探讨和思想碰撞。
张春雷对本届座谈会进行了总结,指出做学术要注意调查研究,学会多思善疑,才能提出真知灼见。“我们要使学术研究成果推动实际工作,防止坐而论道,也要结合更多实际案例,引领实践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