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探索更科学有效的方式对广东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利用,7月11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研究馆)联合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中共肇庆市委宣传部在肇庆学院共同主办第四届“广东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学术座谈会。围绕“面向未来的广东文化遗产”主题,与会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展开热烈探讨,贡献真知灼见。
在座谈会开幕式上,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研究馆)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杨敏,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党委委员、副社长、副总编辑胡泉,肇庆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海斌,肇庆学院党委书记谢冠华分别代表主、承办方进行致辞。
杨敏表示,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研究馆)一直致力于推动广东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不断发挥馆员、特约研究员的专业优势,通过著书立说、咨政建言、专题调研、专业指导等方式,出版了《广东省民间艺术志》等系列书籍,开展了“加强乡村文化遗产活化利用,促进乡村文旅产业发展”等专题调研,并针对广东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建言献策,推动了一系列工作的开展。此外还积极借助、吸纳馆外专家力量,助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发展。胡泉介绍了《羊城晚报》为广东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进行鼓与呼的努力。表示《羊城晚报》近几年重点推出“走进文化名家工作室”和“名家说名作”融媒体系列报道,开设的《岭南文史》专栏更是活化利用文化遗产研究成果的亮点经验。刘海斌致辞时谈到,肇庆正以创建广府文化(肇庆)生态保护实验区为突破口和重要抓手,全面加强肇庆文化遗产的抢救性、生产性、整体性和数字化保护工作。谢冠华表示,近年来,肇庆学院整合学科专业和人才优势,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为肇庆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创新注入强劲动力。下一阶段,该校将筹备成立非遗学院,培养热爱文化遗产、投身遗产保护事业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在上午的主题发言环节,张春雷、李朝军、蓝韶清、谭展鹏、刘娟、梁健、郑佩瑗、陈忠烈、梁伙权、刘奇俊、张爱民、张宇航等专家,作了“文化遗产视野下老字号企业如何保护性发展的思考”“对标发展新质生产力理论,促进刺绣事业的革新”等主题发言。
正视存在问题,积极探索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新路径
缺乏思想认识、工作重点和资金保障,薄弱的传承人队伍建设和狭窄的传播途径,是非遗传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短板。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张春雷指出,当下的老字号面临创新难度大、品牌推广力不足、缺乏互联网思维、体制机制束缚和资金人才短缺的问题,需要政府支持、政策保护和传统技艺的传承。需将传统传播方式与现代传播方式相结合,提升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和好感度。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张宇航在发言中指出,针对非遗工作重点缺失的问题,要对非遗项目分类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做大产业市场以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甚至辐射到全国范围。
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通识教育学院副院长梁健提出构建一个集研发、展示、交流、体验于一体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创新平台,打造“肇韵文创汇”街区,利用VR、AR等科技手段展示文化遗产,提升场景互动与体验感。肇庆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张爱民指出,肇庆七星岩摩崖石刻是岭南地区保存得最多最集中的摩崖石刻群,这些年的保护过程中仍存在问题。比如通过勾摩涂漆等方式能极大提高摩崖石刻文字的清晰度,这对游客而言比较友好,他们能更清晰地看见字迹,但部分涂漆与原貌差别较大,仍需谨慎行事。拉丁文字、斗光洞等,皆有不同程度的误涂,应尽快改正。肇庆七星岩摩崖石刻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需要更多文物工作者、书法艺术家、文史专家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探索更合适的保护利用新路径。
坚持守正创新,以新质生产力推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
新质生产力对于推动广东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具有重要作用,能让文化遗产体现出当代价值。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陈忠烈在发言中指出,近年来香云纱最大的创新就是同其他非遗项目的有机结合,未来“香云纱染整技艺”要在“升华”和“沉底”两个维度展开,既要高屋建瓴、引领规则,又要下沉基层、返璞归真。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蓝韶清在会议中介绍了罗浮山百草油作为中医药非遗制剂,在现代化发展中所具备的优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扩大生产、积极“出海”,与药农合作、大力宣传,加大投入、构建标准等建议。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谭展鹏指出,对手工刺绣的“捧杀”会误导甚至拖垮一大片手工项目,电脑刺绣和手工刺绣应该相辅相成,创造共赢。
广州(花都)灰塑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刘娟指出,从面临消失到成为特色品牌文化,灰塑艺术经历了一段艰辛的品牌文化打造过程,这既是一种思想的革新,也是一种技艺的提升,尤其在创新性方面,灰塑在“不易”中不断“变易”,已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通过新质生产力助力,灰塑创新产业的成果全面转化,拓展灰塑产品在建筑、雕塑、手信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推动跨界融合,文化遗产助力“百千万工程”
探索科学有效的方式跨界融合,让文化遗产在融合中传承、发展,助力“百千万工程”。佛山市祖庙博物馆副馆长刘奇俊在发言中谈到,当前的城乡规划建设尚未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文化遗产资源价值,文化遗产“重申报轻保护”“重利用轻管理”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需要提高保护意识,挖掘资源潜力,在文旅融合过程中不断探索创新保护与开发模式。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郑佩瑗表示,大力发展“文旅融合”,是文化遗产保育、活化、利用与旅游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式。以南雄珠玑巷为例,通过广东省广府人珠玑巷后裔海外联谊会的积极努力,南雄珠玑巷从文化遗产保育、活化起步,已发展成连接海内外广府人的重要桥梁和国家4A级景区,实现了文化、旅游与寻根的深度融合。
肇庆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李朝军介绍,肇庆正加强广府文化(肇庆)生态保护区的建设,通过肇庆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和保护性开发,使其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与共同富裕同频共振,形成传承有序、氛围浓厚的文化保护体系,能够促进民众对广府文化的认知与认同。通过文旅项目的开发,可将肇庆打造为文旅融合发展的先行区。这一实践路径不仅有助于文化遗产的保育与活化,还能促进地方产业发展,实现文化、旅游与乡村振兴的和谐共生。广州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长梁伙权在座谈会中提供了参考案例,广州工艺美术行业协会成立“大国工艺振兴乡村”工作委员会,携手会员单位发挥非遗资源优势,助力茶叶等农产品的包装设计,提升农产品文化内涵,助力农产品销售,赋能产业发展。
在下午召开的分议题座谈会上,7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如何推进广东文化遗产创新”“广东文化遗产助力‘百千万工程’”“广东文化遗产的交流与融合”等主题进行交流探讨和思想碰撞。
最后,张春雷对本届座谈会进行了总结,指出做学术要注意调查研究,学会多思善疑,才能提出真知灼见。“我们要使学术研究成果推动实际工作,防止坐而论道,也要结合更多实际案例,引领实践前行。”
“广东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学术座谈会始办于2021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四届。在多方的努力下,该学术座谈会逐渐成为广东省内外专家学者碰撞思想火花、探索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新路径、推动文化遗产“双创”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