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东莞市虎门镇的鸦片战争博物馆。东莞市文旅体局/供图
180多年来,每一位中华优秀儿女的奋斗牺牲,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复兴故事,构成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故事
◎丘树宏(广东省政府文史馆馆员)
珠江口,江与海的文明交汇处,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民族复兴之路的出发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策源地、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在当下风云际会的大时代,更应该承担起构建当代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文脉传承和精神纽带的使命。
1840年鸦片战争至今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复兴奋斗史。每一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牺牲及杰出贡献的中华儿女,都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中华民族的英雄,都应予以永久记录纪念,以增强文化自觉、增进文化认同、焕发文化活力。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
鉴于珠江口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历史坐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弘扬新时代人民史观,国务院参事室社会调查中心与广东省政府参事室进行深入调研,建议围绕民族复兴主题,以数字化方式,全面收录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为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作出牺牲和杰出贡献的中华儿女的光辉事迹,铸就新时代的数字丰碑,建设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文化标识。
立心聚魂,构建民族共同记忆
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为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在首都北京建造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引领下,2014年以法律形式将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2018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盛世修文,我们这个时代,国家繁荣、社会平安稳定,有传承民族文化的意愿和能力,要把这件大事办好。”
新时代新征程,广东完全有必要、有技术、有能力汇集自1840年以来为中华民族复兴伟业而献身的英雄和杰出志士的名录及事迹,建设中华民族复兴英杰数字群像馆(简称“民族复兴英杰馆”),突显“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具象地展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旨在为天地立心。
建设民族复兴英杰馆,参照《史记》纪传体方式,以人记事,以人叙史,以收录中华民族复兴英杰的独特视角,记录复兴伟业,彰显“国之大者”。同时,充分利用科技手段,以数字化表达、沉浸式体验的方式,建成中国特色人物群像馆。
此馆所立天地之“心”,既是近代以来不同历史时期的各族英杰救亡图存、强国富民的赤胆忠心,更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和初心。民族复兴英杰馆旨在具象展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心”路历程。
民族复兴英杰馆为民族聚魂,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崇仰英杰体现了国家、宗族和个体的身份认同、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从民间祭祀到国家祭典,从礼制建筑到庄重礼仪,都体现着“家国同构”的经世治国价值体系,展现了纪念与传承的文化符号和精神价值;从传统文化到“两个结合”,赓续了千年文化命脉,凝聚着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新时代新征程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包括56个民族、14亿多中国人民、6000多万海外侨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最大共识。建设民族复兴英杰馆,将全体中华儿女的共识汇成时空不朽的象征符号、四海同心的民族印记,是为民族聚魂,建立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铸牢复兴征途上中华儿女大团结大联合的精神标识。
画像求同,讲好民族复兴故事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新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提出了“人民创造历史,是真正的英雄”“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等系列观点,形成了新时代人民史观。
为更好贯彻新时代人民史观,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我们有必要“为人民画像”“为民族复兴英雄儿女画像”,让为复兴伟业作出牺牲和杰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存留活化,进入公共空间,让更多民众接触和了解、学习与致敬。为人民画像,突出“人民是创造历史的英雄”,守护好中华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全面收录自鸦片战争以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牺牲和杰出贡献的中华儿女,包括平凡人的光辉事迹。纪念每一个为民族复兴而作出奋斗牺牲及杰出贡献的人民英雄,可发挥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的精神引领、典型示范作用,推动全社会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
在此基础上,为时代求同,也是民族复兴英杰馆的重要使命。
文明通过标识再现,文化通过载体体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180多年来,中华优秀儿女每个人的奋斗牺牲,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复兴故事,构成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故事。建设民族复兴英杰馆,既是向世界讲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伟大成就,讲好中华儿女以群体奋斗改变民族境遇的精神谱系,讲好东方国家走向独立繁荣之路的自强故事,讲好各个民族如何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构建命运共同体的故事。
文化强省,向文明窗口跃升
2022年广东省出台的《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到2035年全力推动创建1家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刚落成的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是迄今湾区文化建设的高峰之作。广东文化强省建设,应立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中国近代史开篇地、改革开放先行地,正在打造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独具优势。建立一个贯穿180多年、全世界最大民族的英杰馆,以最新的数字化技术等为支撑,承载中华民族最丰富、最动人的英杰故事,将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建设的新高峰。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当代中国最宏大最精彩的故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中国,而且深刻地影响世界,为发展中国家和第三世界提供了新的发展模式和现代化路径。
以民族复兴英杰馆为载体,向世界讲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故事,讲好中国走向独立繁荣之路的自强故事,讲好人类文明历史中“人的奋斗”改变群体命运、民族境遇的故事。建设民族复兴英杰馆,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从发展窗口向文明窗口跃升的重大标志,为世界读懂中国提供大平台、大窗口。
在建设可行性上,课题组做了深入的调研。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颁布为民族复兴英杰馆的建设提供重要依据。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积极推进英雄烈士褒扬纪念工作。2014年以来日益完善一系列法则制度,保障了纪念、崇尚英雄烈士的大战略。
珠江口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昔日遭受列强侵略,现在是举世瞩目的大湾区,见证了中华民族从筚路蓝缕走向辉煌复兴,能够全景式展现中华民族追求民族复兴的全过程。民族复兴英杰馆,符合国家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与珠江口厚重的历史文化相一致,初步建议选址珠江口虎门威远岛(鸦片战争博物馆旁),或大湾区中心广州南沙区等。
建设民族复兴英杰馆,是时代所需、民族所需,是一项彪炳千秋的宏大文化工程,也是一项颇具挑战的艰巨工程。期待争取早日完成项目立项,力争在“十五五”规划内建成这一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