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首页 > 参事文史动态 > 文史工作动态

省文史馆组织馆员赴广州地铁11号线非遗主题站点开展文化遗产保护调研

2月26日上午,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组织文化遗产研究院馆员张春雷、张宇航一行十余人,前往广州地铁11号线非遗主题站点开展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专题调研。此次活动旨在探索轨道交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的创新实践,助力城市文化空间建设。

调研组实地走访了地铁11号线非遗主题站芳村站和琶洲站,重点参观了站内广绣、广彩瓷、广雕、广东醒狮等非遗主题艺术展品,并通过数字化互动展区体验了沉浸式非遗展示。广州地铁集团党委宣传部部长许坤杰详细介绍了站点设计理念,即以“流动的文化长廊”为载体,将地铁空间打造为市民触手可及的非遗传播平台。

座谈交流中,调研组与地铁文化策划团队就“传统文化活化路径”展开深入交流。调研组指出,非遗地铁站通过现代科技赋能传统工艺、以公共空间重构文化记忆的模式,为城市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提供了新思路。同时建议进一步挖掘岭南非遗特色,融入更多关乎国家形象和岭南形象、广东形象的非遗项目,更好地宣介岭南优秀传统文化。

据悉,广州地铁11号线作为全国首条非遗示范线,非遗主题地铁站从推动到建成共耗时四年多。第一期先从越秀、天河、海珠、荔湾、白云5个区各选取1个站点作为非遗重点站,即广州东站、广州火车站、芳村站、琶洲站、中医药大学站,采用粤剧、广绣、广彩瓷、广东醒狮、广雕等极具岭南特色的非遗元素与重点站进行融合设计,将地铁站打造成城市文化的展示窗口。后续11号线剩余站点及12号线部分站点,在时机成熟后将陆续建成非遗主题站点。

从2023年年初开始,广东省文史馆馆员张春雷、张宇航作为11号线非遗主题站点建设的非遗艺术总监,持续为非遗主题站点的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未来,广东省文史馆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化与广州地铁集团的合作,推动非遗保护从静态展示向场景化、生活化转型,让非遗真正“走进日常、融入时代”。

图片1.png

图片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