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首页 > 问答知识库 > 参事

陆上古道巡珍——翻越梯田岭的古道

(1)星子古道(南天门、凤头岭古道)

骑田岭余脉在粤北一带肆意奔涌,巍峨的山脉令人望而生畏,由河谷、盆地天然构建的山间隙道则是沟通中原与岭南交通的绝佳之处。星子盆地正是粤北群山中的一颗明珠,大东山、簸箕山分别从东西两侧向内倾斜迂回,呈合抱之势,辅国水、奉化水、清江等湟水(今连江)诸源萦绕其间。早在秦汉时期,星子就是王朝统一战争中大兵南下的中继站,当金戈铁马的杀伐之声渐行渐远,由此开创的道路却成为中原与岭南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

有两条古道在星子穿境而过。一条由湖南临武南下,越过湘粤边界的茅结岭、南天门(即顺头岭古道)后直接星子,此即秦时所创“荆楚走廊”,亦是汉代“西京古道”的重要一段;另一条从湖南宜章南下,越过凤头岭达星子,是湘粤古道的一支。两条古道在星子汇合后直达连州,再经陆路或湟水水道可远达徐闻、番禺等地。秦汉以降,星子古道既是震慑边陲的兵道、传达政令的驿道、贬官南徙之道,又是南北商品交流的要衢。通过古道,中原的陶瓷、丝绸、茶叶等商品源源不断地运往岭南,进而销往海外,岭南特产及域外舶来品亦由此道北达中原。星子是古道的宠儿,频繁的过境贸易给星子提供了给养。据文献记载,星子在宋代就已成市,古道上行人如织,商贾贩夫在此停留贸易,一时商铺林立,蔚为壮观。可以想见,站在高处俯瞰星子,鳞次栉比的商铺、街道组成一幅壮丽的银汉星空图,星子之名或源于此。明清时期,楚地配食粤盐,“粤盐遍湖南,肩挑贩夫益至数十万人”,星子古道更为繁忙。

时过境迁,星子古道已难觅全貌,寻之里中父老,乃可略知脉络走向。路旁的村寨古堡、断碑残铭、凉亭古树犹如饱经沧桑的老人,向过往的行人述说着昔日的繁华气象。山洲村(今属大路边镇)北门楼是历史的见证。门楼早在明代就已建成,清代多次重修。门楼及围墙用青砖、条石筑成,坚不可摧。门楼建有两层:底层是行人往来的通道,古时每当夜幕降临或土匪来袭时即毕此门;上层设有瞭望孔道,用以观察敌情和打击入侵之敌。咸丰年间,有流寇窜至山洲堡,他们面对门楼、高墙无计可施,被山洲乡勇一举击溃。时至今日,古堡已颓,门楼也已苍老,而门前的古柏却参天蔽日,似乎仍在回味着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

黄村是星子古堡之一,北临荆楚古道,南滨湟水水道,为交通要冲。黄村古堡布局奇特,整体呈八卦图状,所有卦象均由长短不一的巷道构成,堡寨中央的两口水井则是“八卦图”中的阴阳鱼。水井原是村中饮水之源,据说后来村民饮用此水频频得病,疑为风水作怪,于是将井填平。麻石铺就的巷道经不住岁月的打磨,已变得细腻光润,在细雨的滋润下发散出淡淡的光。房舍沿巷道展开,青砖灰瓦掩映成趣,门楣回廊精工雕琢,将当日的富庶、祥和尽情阐释。古寨四周以高墙环绕,仅有朝向不同方位的四座门楼与外界相通,门楼与围墙设有瞭望孔,以防土匪流寇的侵扰。遍览八卦古村,传统风水堪舆与防御功能相得益彰,令人叹为观止!如今,村民已大部分迁往附近的新居,古村行人寥落,屋檐滑落的雨珠在门前的石阶上低声吟唱,偶尔闯入的游客打破了古村的宁静。

古道旁不乏富家大族,正是由于古道的畅通,他们辗转贸易,终致巨富,而建筑也成了财富与身份的象征。黎水村(今属大路边镇)的古堡式建筑可谓古道旁的经典。青灰色的古堡森然矗立,足以让流匪望而却步。顶端的窝耳式山墙建筑彰显出岭南特色。周围的建筑与古堡相连,远远望去,如同起伏的山峦。

星子古道大部分已被现代公路取代,仅存的一段藏身于荒烟蔓草间,仍倔强地孤守着那段尘封的记忆,正如诗云:“草侵古道莓苔滑,花压残垣薜荔香。”而古道旁的古堡、门楼、凉亭、古树却不甘寂寞,它们与周边的田园风光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

(2)茶亭湘粤古道

连州地处湘粤边区,北与湖南蓝山相邻,故两地素有“楚尾粤头”之称,而连通两地的古道,则由于其通过茶亭村而被称为茶亭古道。自隋唐时,连州已被誉为“岭南三州”之一,而当时这条经今东陂镇、茶亭村、丰阳镇至湖南蓝山县的古道,才刚刚开启自己千年的文化历程。自此官宦、文人、骚客接踵而至,在这条古道上留下了深沉的文化印记,到明清时茶亭古道已成为连接湘粤的干道之一,遂成为两省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而丰阳和东陂的石板古街,便是这条古道的组成部分。

丰阳镇位于连州至蓝山的咽喉要道,其丰阳古村则始建于南唐末年。公元975年,南唐征南元帅吴敬元攻至连州,但因南唐旋灭故隐居丰阳,从而被奉为丰阳镇吴氏始祖。虽然丰阳几经战火洗礼与沧桑之变,但至今古村仍遗存着丰富的文化古迹,既有宋代人文景观,也有完好的明清建筑,是广东首批古村落之一。其中的吴氏宗祠及胜求、学忠等公祠,体现了我国古代氏族族居社会的文化格局,而始建于北宋末的丰溪古庙、古榕和古戏台则更是古韵盎然。其由鹅卵石铺砌而成的两条古街宛转曲折,两旁店铺鳞次栉比,见证了明清时期丰阳古村的繁荣。其四座门楼的门前,都用鹅卵石铺成了各种耐人寻味的古代建筑符号。

而东陂镇作为湘粤古驿道上的“明清商埠重镇”,则兴起于动荡的明末清初,至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东陂镇位于连州的西北部,始建于清朝中叶的东陂石板街,素有“章龙”之称。其中心街道由青石板铺设而成,并建有直达东陂镇门的大道,故被当地人称为“龙身”;石板两侧以鹅卵石镶嵌而成,形似龙鳞;而从中段分支的四条小巷,则形似龙爪。由镇子的路口放眼望去,街道蜿蜒幽回,其状如青色蛟龙腾飞于山清水秀的粤连大地。而道路两旁的古老建筑遗迹与优雅的民居,则在青色石板的衬托下,错落有致地呈现在人们的眼帘。既有与古镇同时代的谢氏祠堂,亦有抗日名将冯达飞将军的故居,也有谢氏芝兰学堂和抗战时暨南大学文理学院的旧址。那些古朴典雅的明清古宅、深青色石板,与现代的设备、家电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优美恬静、天人合一的工笔画卷。

走在东陂古镇的石板街道上,除了可以感受到清秀幽静的环境,还能感受到浓重的江南水乡气息,令人心旷神怡,使人不仅流连于石板路的幽回,而且忘返于西岸河的潺潺流水。整个小镇犹如羞答答的少女,向游客们慢慢揭开自己神秘的面纱,展示着自己独特的风采。在微风细雨中,人们置身于小桥、流水、人家的环境,踏着独具南粤风格的石板路,凝视着每一座古朴飘逸的古建筑,其间既能感受到潺潺流水之宁谧,又有唯美古渡的朴实无华。而当地镇民淳朴的民风、自立的精神,以及那种知足常乐的心态,却也正是当今现代社会所缺乏的。东陂的一方水土不仅培育了这种内在精神,而且还养育了许多名士豪杰,冯达飞将军就是从古镇中走出的一代名将。而从谢氏芝兰学堂走出的文人名士,与冯达飞将军抗日护国的事迹,不正是“两楹揭丽簿,高榜挥金戈”的精彩诠释吗?

茶亭古道带给当地的交流,不仅是社会文化上的,也是经济物资等各方面的。在明清时期,作为连州的古驿道之一,不仅有许多贡赋由这条古道运送至京畿,而且还有湘粤两地百姓间的物产交换与买卖。而东陂人引以为豪的“东陂腊味”,原是丰阳的特产。但通过茶亭古道,邻近的东陂人将丰阳“腊肉”的工艺提升之后,形成了“东陂腊味”,并由此推向海外,足见茶亭古道在两镇之间的纽带作用。

正所谓“路通西北八百里,景占东南第一州”,在这条古道上,频繁的物资交流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肩扛单挑的运输方式已被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所取代;而人们感受到的民风,则是古道上亘古未变的精彩乐章。追往昔,茶亭古道上繁忙的景象,已是过眼云烟,原本光鲜明丽的石板街,则风光不再;而如今,与古道并行的省道114线已经贯通南北,南接粤连、北通湘永,将不仅会重新编织起茶亭古道的辉煌,而且还会把古镇的古老歌谣世代传唱。

(3)阳山秤架古道

走在闻名遐迩的秤架古道上,在“广东第一峰”——石坑崆中蜿蜒穿行。现今,虽部分古道已被开拓成阳山县城经由秤架通往湖南宜章的简易公路,但其大部分仍保留着原来的风貌——古老的青石板路和路边的摩崖石刻。沿着盘旋而上的山路,踩着古人的足迹,让我们揭开藏在深山中的秤架古道的神秘面纱。

秤架古道开于何时,史书上无记载,据专家考证推断,始筑的年代早到秦末,最迟不会晚于西汉中期,始为军道后为商道,成为见证岭南与中原经济文化交融的珍贵历史遗址。古道南起阳山县青莲镇深塘村,沿青莲河溯流而上,中经犁头镇马落桥,岭背镇蒲芦洲,秤架乡杜菜村、圆丰村、江坪村等,直趋湖南宜章县境。其在阳山境内路段长约100公里,这是一条名副其实的羊肠小道,最宽处95厘米,最窄处才50厘米。古道沿线的青莲河峡谷地带出土了许多重要文物,有新石器晚期的石钺,战国时期的青铜矛,汉代墓葬……一切都表

明古时期古道曾是商贸的繁荣之地。

阳山县秤架乡是古道遗迹相对丰富的路段,大概这也是古道以秤架命名的原因之一吧。这里是今天阳山县唯一的瑶族乡。坐落在古道边的秤架乡圆丰村原本也是瑶人居住之地,明清以后以陈姓为主的大量客家人迁入,在这里建起了一座座围屋,聚族而居,自给自足,自得其乐,成为古道上一道亮丽的风景。距圆丰村二里的盐坪,是明清珠三角盐船北行的终点,在此舍船或肩挑或马驮,越过分水坳直达湖南宜章。附近几户人家今仍存有旧石马槽,据说是当时喂马的遗存。

从杜菜村乘小船过青莲河,两岸青山苍翠,云雾环绕,青莲河穿山越峡而过,山色掩映江中,古道就顺着江岸延伸。在我们到来之前,已持续了一周的龙舟汛,水面上涨,河水不甚清澈,采砂船在隆隆的鸣声中工作着。望着此情此景,遥想当年,岸上是叮当马铃声,江中是阵阵渔歌……先民生产生活的景象渐渐浮现在眼前,既有几分恬淡,又多几分艰辛。拨开纷乱的杂草,寻找当年的痕迹,遗憾的是这一段已经废弃了,山石塌陷,人迹罕至,古道遗迹难觅。残存的两块石碑似乎在静静地诉说着当年的繁荣。其中一块摩崖题记记载着整修白芒路段的艰辛:“天禧四年(1202年)庚申岁四月八日,众缘抽请道人修开白芒石路,道济往来。”另外一块题名为元祐二年的(1087年)“修滑山路碑”散落在杂草中,与古道一样,残碑上的五个大孔是历经磨难的见证。

蒲芦洲以上山势陡峭,由此而下相对开阔,两山夹一水,青莲江穿行其

间,一径可通,地势险要,乃兵家必争之地。这里曾经发现汉代墓葬,出土大量人骨,据当地学者黄远奇推测,这里历史上是险关要塞,兵家驻扎之地,很有可能是秦汉时期“岭南三关”之一的阳山关之所在。

青莲江在马落桥九十度转弯,地势险要,可谓绝壁千仞,古道在山脚下延伸,抬头只见“一线天”,倒垂着一根根不大不小的钟乳石,似乎随时有可能掉下来。青莲江依然静静地流淌,水面泛起层层雾气,袅袅冉冉。路边的白马庙,当是古道的守护神,保道路畅通,商旅平安。庙旁有多处摩崖石刻诉说着修路的历史。

连江是古湘粤通道之一,青莲江在此处汇入,在两江交汇之处的青莲镇深塘村七娘祠有清光绪二年(1876年)的摩崖石刻:“岩看一面,江送六朝。秦关百二,汉塞三千。石帆高出,砥柱中流。光浮草木,影落江湖。”只可惜其在2005年修公路时已被炸毁,古道历史被无情地斩断,留下无限的感伤。

今日,古道已不再,没有了商队,没有了马铃声,然历史没有将它遗忘,一批批游人踏着早已在历史的沧桑中磨砺得光滑平整的青石板,徒步穿行第一峰,漫步在秤架青石板古道上,一份安闲、一份超脱、一份遐想、一份凭古吊今之意便会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