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古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说一千,道一万,都离不开一个澳门。如果把十三行作为其中的一个历史阶段,那么,澳门的历史地位就更突出了。所以,人们都这么认为,澳门,当是十三行的外港。而且可以说,没有澳门,就没有十三行。
在军事史的意义上,冷热兵器的交替,是古代史与近代史的分界线。对于中国来说,与葡萄牙兵舰发生的屯门之战——那是16世纪20年代,则是第一次热兵器交火,在这之后,民族英雄袁崇焕更把作为热兵器的“红夷大炮”带到了北国,一度大败努尔哈赤,守护了边陲,只可惜崇祯皇帝中了反间计,袁崇焕蒙冤而死,清兵俘获了“红衣大炮”,用失蜡法改造成为“红衣大炮”,反过来轰倒了大明帝国的一座座城墙。
当年葡萄牙人的战船
而在经济史的意义上,朝贡体制向市场或平等互市的转换,同样是古代史与近代史的分水岭。几乎是与屯门之战发生的同一时间内,明朝政府允许非朝贡贸易的国家船舶进入广东贸易,这就已与明朝政府先前确定的“有贡舶即有互市,非入贡即不许其互市”的朝贡贸易原则完全相颉颃,于是,广东私舶入海以及在广东各地与番商进行贸易便由此兴盛起来,加上地方官员的极力辩白与维护,广东更出现了“番舶不只于海筮,蛮夷杂逻广州城”的繁荣昌盛的外贸盛况。尤其是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左右,明朝政权已允许非朝贡国葡萄牙在浪白澳、澳门乃至“中国第一大港广州”进行贸易,参与一年两季的“交易会”,终于催生了十三行。
所以,我们同样可以说,在经济史上,十三行于中国,乃是古代与近代之间一座重要的界碑。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断代史的十三行,澳门当是它的前奏曲。先有澳门,浪白澳,才有广州的十三行。所以,澳门不仅仅是十三行的外港。而且,澳门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意义,更不仅止于催生了一个十三行。包括利玛窦等一批传教士自中国澳门进入内地,带来了西方的人文思想与科学文化,而中国也由此向西方传输了中国的古典文化艺术……更重要的是,让中国与世界大航海时代得以对接。无论是欧洲国家,还是中国,都重新认识了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大航海时代,终于将整个世界连结为一体。
在这个意义上,不论当日进入珠江口的葡萄牙殖民者如何狂妄、浅薄,我们还是得承认,正是他们率先发起了海洋航行——而这恰巧是中国在海洋上全面退缩,郑和下西洋背负了无数的骂名戛然而止之际。这里不去比较二者的功过是非,我们面对的只是结果。
仅仅100年后,经葡萄牙亨利王子改造的中国指南针,便把他们引向了大西洋、印度洋,一直进入了东方的香料群岛,最后到了南洋,来到了中国的珠江口。
纵然亨利王子的帆船与郑和的宝舶相比,只能是小巫见大巫,前者不足后者的十分之一,这无论从体量而言,还是数量而言。但前者目的是征服世界,后者则只是炫耀一下自己的宽宏大度,而最后的结果则是一个俨然庞然大物的帝国,崩溃在几杆桅帆之下,古老的义败于现实的利。同样是航海,目的与实质相去得太远。
同样,早在南北朝与隋唐,广东的对外贸易也是称雄于世界的。其时的海上丝绸之路,也已连接到了南亚、中东乃至非洲东岸,其时,欧洲尚处于被称之为“千年黑暗王国”的中世纪,禁欲主义也累及到了经济领域、人文与科学领域,所以商业并不发达,其时,世界的唯一贸易中心,也就在中国,在广州。以致有广州刺史“但得城门一过,但得三千方”。到了宋代,东南沿海经济之发达,市民城市之滋育,亦为世界之首,以至于西方学者认为,假如没有蒙古人的南下,中国会比西方早进入资本主义社会,遗憾的是,这并不曾发生,互市本会取代朝贡贸易,可到了明代,宋明理学一盛行,皇权至上,反复的禁海,令市民社会得不到正常的发育……随着大航海时代与中国衔接上,广州的十三行,就有着不同既往以朝贡为主的对外贸易的不同意义以及历史走向了。
海上丝绸之路揭开了新篇章。澳门是起点,十三行的300年,则是展开部。打开珠江入海口的地图,珠江的“八门入海”,是何等的气势,似乎是为对外贸易天造地设,你堵了这个口,却堵不了那个口,所以,当年的粤海关,遍布了各个入海口。而在最大的入海口,如今,坐北面南的,则是广州,有几千年的历史,位于入海口的东部的,则是深圳、香港;西部,便是珠海、澳门,如今,几大自由贸易区前海,横琴分别在深圳与珠海,广州也正在申请让南沙区进入。
自然地理上的先天优势。加上近代史开启之必然。澳门在外文得名,也颇有点意思。
被写入正史,也较为文雅的说法,葡萄牙人之所以称澳门为“马交”,是因为他们当初来到这个小岛上,岛上正有一座妈祖阁,问及地点,称之为“妈阁”,于是,谐音也就成了“马交”,Macao,澳门因妈祖庙而得了西名Macao,倒也不俗,毕竟妈祖,又叫天后娘娘,是大海中每每于危难中出现的救人的神祇。不过,在民间,却有不同的版本,广州人说,当葡人登岸问地点时,说粤语的则反问了一句粗话“乜宄?”即“什么屁玩意”的意思。而客家人说的也差不离,反问的是“脉个”,同样是什么的意思。不管怎么解释,Macao就这么叫下来了。
这个小岛正处于最大的入海口的西端,当初与陆地是不相接壤的。随着珠江口大量的泥沙淤积,小岛与大陆之间,也就堆积成了一道沙堤,于是,澳门岛也就成了陆连岛了。在《澳门记略》中是这么记载的:出南门不数里为莲花茎,即所谓一径可达者,前山,澳山对峙于海南北,基以一沙堤亘其间,径十里,广五六丈,茎尽处有山拔起,跗萼连蜷,日莲花山,茎从山而名也。澳门岛,本似莲花状,一径相接,于是也被叫为莲花茎了。有了连接的沙堤,孤岛也就演变成了半岛,在珠江入海口处,与香港岛遥遥相对,相距有78公里。而其“十字门”,则出自于其间的岛屿分布,留下东西、南北两条水道交叉,形成了一个十字,有人以为是传教士来后才有十字门之称,其实大谬也,这十字门与宗教无关,古已有之。笔者曾在横琴岛上寻找这十字门,可惜,东西一横的一半,已经被填掉了。可海面依旧风起云涌,气象万千,一般教你热血贲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