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首页 > 问答知识库 > 文史

第一个转折最早的一年两季的“广交会”:对澳门早期外贸的考证

屯门兵败之后,如黄启臣的专著中所考证的,葡萄牙先后又在宁波惨败,之后被驱逐,在漳州也无法站稳脚跟,最后仍回到了广东,在一个距澳门4.5千米叫“浪白澳”的地方做贸易。这已是嘉靖二十年,即1541年了。但在澳门西南的浪白澳“限隔海洋,水土甚恶,难以久驻”,于是,他们重金贿赂了广东海道副使汪柏,同意他们按明朝规定20%关税的一半缴纳,可以在澳门做临时贸易。这是嘉靖三十二年即1553年了。参照浪白澳贸易的经验,澳门的贸易迅速地兴盛起来了,也就是同一年,明朝政府也允许作为非朝贡国家葡萄牙在浪白澳,澳门乃至“中国第一大港广州”进行贸易,且在这前一年,因“倭祸起于市舶”,停罢了浙江市舶司,不久,福建市舶司也因同一理由被停罢了,这样一来,“逐革福建、浙江二市舶司,惟存广州市舶司”——虽然这次没被视为“一口通商”,但其举措则相类似了。

在浪白澳与澳门的贸易,已形成了一年两次的市集。后来,著名的传教士利玛窦在其《中国札记》中,对此有明明白白的记录:

葡萄牙人已经奠定了一年两次市集的习惯,一次是在一月,展销从印度来船只所携来的货物;另一次是在六月末,销售从日本运来的商品。这些市集不再像从前那样在澳门港或在岛上举行,而是在省城本身之内举行……这种公开市场的时间一般规定为两个月,便常常加以延长。记述这种每半年一次的市集的原因之一是,它们为福音的信使们深入中国内地提供了最早的、唯一的通道。

图片1.png

澳门的东印度公司商馆

而瑞典人龙恩泰也在《早期澳门史》中,讲到了自澳门转移向广州的大规模贸易的情状:

1557—1578年,中国商人在澳门进行易货贸易,主要是以丝绸换取外国货物,承担进口货和中国出口货的货税。1578年,葡萄牙人成群前往广州。受议事会郑重委托处理该城市商贸事务的商人,带上4000两作为见面礼,拜见管理本地事务的官员,当船只满载启航时,还要奉上接近两倍于此的数目。这些来客理所当然受到关注。开始时市场每年开放一次,便从1580年起,根据两次不同的季候风,每年开放两镒。贸易的经理人,从1月份起采购运往印度和其他地方的货物;从6月份起采购运往日本的货物。每年两个月、三个月,有时是四个月,则拒收银子。据一份古老的文献记载,从1579年开始,葡萄牙人必须在广州缴纳出口税。

而十三行的出现,正是在这个时候。

法国人裴化行称:1555年,中葡间“商业的利益,是被原籍为广州、徽州、泉州三处的十三家商号垄断着”,这里徽州即指安徽,泉州可泛指福建。梁嘉彬“又寻到西班牙传教士的有关记载称,1556年葡人入市之初,有十三商馆(行)与之贸易,其中广人五行,泉人五行,徽人三行,共十三行等语”。所以,后来的《粤海关志》才有:“国朝(指清朝)设关之初……令牙行主之,沿明之习,命曰十三行。”

图片2.png

20世纪20年代图片上还能看到海珠石,它是嘉靖年间外国商船的停泊之地

由此可见,十三行的出现与成形,与澳门葡萄牙进入广州的对外集市是密切相关的。

而当时的市集,则是夏、冬两季定期举行的,市集的地点,则在珠江中的海珠岛——现在它已与北岸连在了一起,距后来大规模兴建的十三行夷馆所在地,仅咫尺之遥。咸丰的《顺德县志》中有:“仅闽商聚食于粤以澳为利者,亦不下万人。”当然,顺德籍的十三行行商亦为数不少。

所以,珠江三角洲历史上的商家,一直视澳门为“门口路”,意即澳门就在自己的家门口,从澳门出去,也就是走的“门口路”,从而通往了世界。一如新会的潮连岛上,有最长的码头,俗称“潮连外海”。

对澳门外贸的考证,可以说,也强化了十三行发生于明代这一论断,推翻了长期认为十三行仅清代才有的说法。其实,明末清初大学者屈大均的竹枝词本身也是证明,而且极有说服力地证明十三行与澳门十字门之间的关系。

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二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