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首页 > 问答知识库 > 文史

康熙“开海”:十三行凤凰涅——外国商馆如雨后春笋

康熙“开海”后,西方纷纷在十三行设立商馆,谨列举如下: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法国在广州设立商馆;康熙五十四年(1714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广州设立商馆;雍正五年(1727年),荷兰在广州设立商馆;雍正九年(1731年),丹麦在广州设立商馆;雍正十年(1732年),瑞典在广州设立商馆;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美国领事山茂召到达广州建立商馆。还有其他国家。据《华事夷言》所云:“十三夷馆近在河边,计有七百忽地,内住英吉利,弥利坚、佛兰西、领脉、馁林、荷兰、巴西、欧色特厘阿、俄罗斯、普鲁社、大吕宋、布路牙等之人。”

乾隆年间(1736—1795年),外国商馆行区约占地5.1万平方米,1832年前,马礼逊所作文字简图显示,当时的外国商馆由东到西依次是:小溪行(或怡和行)、集义行(荷兰行)、英国行(或宝和行)、周周行(或丰泰行)、老英行(或隆顺行)、瑞典行(或瑞行)、帝国行(或孖鹰行)、宝顺行、美洲行(或广源行)、明官行(或中和行)、法兰西行、西班牙行、丹麦行(或德兴行)。

此外,美国人亨特所著的《广州“番鬼”录》中,十三夷馆的原名和另译名分别是:

丹麦馆 Danish Factory得兴行

西班牙馆 Spanish Factory大吕宋行

法国馆 French Factory高公行

章官行 Chungua Hong东生行

美国馆 American Factory广源行

宝顺馆 Paou-shun Factory宝顺行

帝国馆 Imperial Factory孖鹰行

瑞典馆 Swedish Factory瑞行

炒炒馆 Chow-Chow Factory丰泰行

新英国馆 New English Factory保和行

荷兰馆 Dutch Factory集义行

小溪馆 Creek Factory怡和行

由此可见,外国商馆云集广州,已成清代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一大景观。

图片3.png

广州洋行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