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东印度公司的商船从欧洲驶往中国的最大一个中转站,1757年无疑是更为重要的历史节点。
这个节点最大的历史背景,便是英法的“七年战争”。
这一战争之所以称为“七年战争”,是因为它在欧洲打了足足七年,从1756年到1763年,而战争的范围,则几乎遍及世界,先是北美,而后是印度,甚至在中国的海面,在北美,法国人败绩。在印度,英国人完胜。本来,法属印度总督杜布雷,由于善于训练土著印度人,在土著王公中有较大的影响,其殖民地更辽阔,战斗力更为英国人的一倍。然而,战前杜布雷被召回本国,而英国则由于有克莱武这样一位嗜血的军人所率领,在得知七年战争开始后,迅速率兵向孟加拉入侵,并在这一年即1757年打胜了普拉西战役,从而实现对印度全面的殖民化,法国人彻底退出。此仗一直打到了1761年,战争中,法国商船也一度退出中国,针对“一口通商”,法国的大班甚至给中国写了上万言的劝谕信。如前所述,1757年,英国以武力征服了印度。而同样这一年,1757年,中国以“一口通商”的限关令,决定了自身不战而败。英国史学家,J.R. 格林称:
七年战争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也是我国历史的转折点,到现时为止,欧洲国家的相对重要性已从它们在欧洲范围内的属地获得,但是,从战争结束起,英国较其周围国家重要还是不重要,已无关紧要。英国不再仅仅是一个欧洲强国,不再仅仅是德国、俄国或法国的对手了。
他不无骄傲地得出结论:
正如英国自己的海上帝国声称它是北美洲的霸主和印度未来的霸主,那样,英国突然远远胜过那些由于其位置仅在一块大陆内,注定要在以后的世界历史率中处于较低微地位的国家。
英国从此成为“日不落帝国”。而孟加拉的占领,则给利欲熏心的殖民者更大的刺激。那正是开遍了罂粟花的土地。就在普拉西战役大胜之后没几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的高级职员(当年,克莱武从戎之前也是这个身份)华生上校,正式提出了一个计划。这个计划便是,在孟加拉大面积种植鸦片,然后卖给中国人,用来换取茶叶。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这个鸦片换茶叶的计划得到英国方面的批准并且开始实施。当然,鸦片是不可以进入英国本土的。就这样,一个罪恶的计划真正开始改变了历史。
改变的,不仅仅是经济史,而且是军事史、政治史。
众所周知,中英贸易中,过去一直是用白银来换取中国茶叶的。从1750年左右算起,白银占英国东印度公司对华输出货价的90%。所以,英国人在双方贸易中的逆差是惊人的,1765—1766年,该公司对华出口商品值是从中国输入的三分之一不到,1775—1776年,也不到四成。巨大的逆差,让英国人惊呼白银向中国大量流失。
而对于他们来说,唯一能扭转这一逆差的法宝只有鸦片了。
因为一箱鸦片从印度运往中国,可以获得6倍之多的利润,从一箱25印币长到1500印币。
在华生上校计划批准后也仅仅10年,军舰“嫩实兹”号更冒天之大不韪,大规模向中国倾销鸦片了。
也就是“嫩实兹”号驶近中国之日,乾隆已感到日益严重的鸦片走私对中国的巨大威胁,不得不重申早在雍正七年严禁买卖的禁令,并禁止包括烟具在内的用物输入与贩卖。
还在乾隆十二年(1749年),鸦片出口只占英国货品的12%,可到了18世纪末,则已占到了一半甚至超出了。所以,当“嫩实兹”号载着4000箱鸦片来到中国时,禁烟令亦形同虚设,根本无法阻遏从印度过来的毒品。英国的奸商,用行贿就轻而易举地打破了海关的封锁,后来,更明目张胆地在伶仃洋岛上建立走私鸦片的基地,让海关防不胜防,愈禁,鸦片就愈有利润,走私就愈甚。禁得愈狠,鸦片进入中国的灰色收入空间就愈大,官员愈挣个盆满钵满。以致马士的《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上都承认:禁烟法令甚严,但送给主管官员金钱后,鸦片买卖却可以公开进行。
禁得了吗?愈禁愈多。于是,银元不再进入中国,反而出现逆转,流出中国了。历史上有记载:1775—1797年,中国平均每年进口鸦片1814箱。1798—1799年,平均每年为4113箱。1800年,更达到4570箱。
就这样,鸦片不仅换走了中华帝国的茶叶、丝绸,也夺回了银元。
1800年后,嘉庆主政,对英商咄咄逼人的关于开放通商口岸的要求,曾问过大臣孙玉庭:“英国是否富强?”孙玉庭曰:“彼国大于西洋诸国,故强。但强由于富,富则由于中国。”“何故?”“彼国贸易至广东,其货物易换茶叶回国,转卖于附近西洋各小国,故
富,因而能强。西洋诸国之需茶叶,亦犹北边外之需大黄,我若禁茶出洋,由彼穷且病,又安能强?”嘉庆听大臣这么回答,很是满意,且笑了。诚然,没有十三行巨大的贸易额,甚至加上行商们的“影子银行”,英国
的工业革命是不可能有强力的资本支撑并迅猛发展的,但皇帝与大臣应该知道的并不是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