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首页 > 问答知识库 > 文史

丹霞山,究竟有多“红”?

中国名山众多

或巍峨壮观,或旖旎秀丽

各具魅力

在广东韶关市仁化县境内

有一片起伏的山峦

山体一片赤红,巍峨迤逦

这处大片的石峰群体

便是丹霞山

丹霞山

丹霞山

丹霞山古称“韶石”。韶石之名,一般认为最早的记载是来自《元和郡县志》:“隋开皇九年平陈,改东衡州为韶州,取州北韶石为名”。这里以“丹崖碧水”为风光特色,自古就有“韶石三十六石”之说,谓其美景有36处之多。

丹霞之美,让众多文人墨客以来此一览为荣。生于韶关的唐代名相张九龄,曾著有诗作《曲江集》,歌颂传播家乡丹霞之美。著名文学家韩愈、元稹、李渤、胡曾等都曾到丹霞游览,留下不少传世诗篇。

古人以“色如渥丹,灿若明霞”来形容丹霞景观,“丹霞”二字由此而来。

游览丹霞山,是一场关于色彩的强烈体验,日出日落之时的丹霞,将“灿若明霞”四字演绎的淋漓尽致,云雾笼罩之下,丹霞之景,气象万千,加上山本赤红,再与霞光共映,可谓“明霞拂脸新妆媚”。

观日最佳处,当属丹霞山主峰上层的长老峰,峰顶有一座两层的“御风亭”,登临此处,看日出跃过群山,僧帽峰、望郎归、蜡烛峰、玉女拦江、云海等景观皆镀上金辉,让人不禁油然生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感。

丹霞山日出

丹霞山日出

长老峰“御风亭”

长老峰“御风亭”

丹霞山除了色彩瑰丽,其中更有一绝,那便是阳元石和阴元石,其独特造型让人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登丹霞山是一场“心跳”之旅,虽然海拔不高,但却有“上穷碧落”之感。丹霞山主峰分上、中、下三层景区,上层由长老峰、海螺峰、宝珠峰三峰构成。山路险峻,攀爬崖壁困难,很多地方要手脚并用,看似不高的距离,却往往爬得气喘吁吁,甚至有爬一半便因力竭而卡在中间上下不得的尴尬情况发生。这其中便有去丹霞山必登的阳元山,位于阳元石身后,相比于长老峰,阳元山更加陡峭。向上山路只有石阶,路窄仅容一人通过,有些地方甚至是垂直而上攀爬,爬时人脸贴崖壁,感受着自己心跳声,更是手脚发软,不敢下望。下山时的九九天梯也是步步惊心,人无法直立,需或蹲或坐,可说是慢慢“挪”下来的。

另一惊险之处便是巴寨景区的巴寨,为丹霞山的第一高峰,其山因长得像巴掌而得名。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便是如此。爬上去可是很大的挑战,它险峻异常又无台阶,需踩着岩石藤蔓才勉强能上,非专业攀登人士最好就不要尝试了。

体验完丹霞山的雄奇险峻后,可稍平复心情,沿主峰拾阶而下,沿途尽可观赏那千奇百怪的岩层构造。地质学家把由红色砂砾岩构成的具有陡峭坡面的各种地貌形态称为丹霞地貌,丹霞山由此得名。

韶关丹霞山是2004年的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之一,2010年8月以丹霞山为首的“中国丹霞”,成功申报成为世界自然遗产,丹霞山也成为广东省首个世界自然遗产。丹霞山独特的地貌与四周俊秀的山水融为一体,孕育出独特、丰富的丹霞地貌生物群落。根据丹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提供的数据,截至2022年6月,丹霞山记录高等植物2270种;昆虫1516种,蜘蛛100余种;脊椎动物448种;大型菌类300种。在丹霞山发现和命名的新物种26种中,绝大部分是仅在丹霞山分布的极小数量特有种群。

穿行于山林之间,耳畔常有寺庙钟声相伴。丹霞山山体险峻少有平整之地,寺院大多依山而建。始建于清康熙元年(1662)的别传寺,全寺背靠悬崖,云海起时,诸峰时隐时现,宛若仙家之境。锦石岩寺则藏身于半山绝壁中,是一座已有千年历史的佛教女众道场,是丹霞山最古老的寺庙。丹霞山上建于明末崇祯年间的雪岩寺和隐于山窟中的40多处石窟寺遗存,以及散落各处的100多题石碑和摩崖石刻,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见证了丹霞山宗教文化的兴盛,同时也彰显着丹霞山深厚的文化底蕴。

从高空俯瞰,锦江如一条玉带般自北向南穿行于丹霞山群峰之间,这片灵山秀水,自古便是人类繁衍生息的沃土。古越先民,在这里留下了具有重要考古价值的鲶鱼转文化遗址。依锦江而建的夏富古村,田园辽阔,溪流蜿蜒,如诗如画。修建于阳元山顶的细美寨,地势险要,凝聚了客家人的生存智慧。

锦江

锦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