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首页 > 参事馆员风采 > 著书立说

省政府参事、暨大副校长叶文才:高水平实验室至少要经过10余年沉淀

根据“十四五”规划,广州将布局大量的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要素。近年来,广州屡次提及要成为大湾区原始创新策源地。省政府参事、暨南大学副校长叶文才认为,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泉。他认为高层次的科研人员和大量的研究生,是原始创新的主体,也是广州的优势,广州应当抓住这一优势,推动科技原始创新。

叶文才先后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3项,并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其中全国创新争先奖是继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之后,中国批准设立的又一个重要科技奖项,是仅次于国家最高科技奖的科技人才大奖。他说:“在我看来,在科研的道路上,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争当先进。科研创新还得益于一座城市营造出的健康的科研环境。”

图片2.png

建议推行更多朴实的青年人才政策

南方日报、南方+:你认为广州的科技人才在全国乃至全球城市中,处于怎样的位势?

叶文才:近年来,广州准确把握人才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主动应变,确保各类优秀人才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得好。

21世纪初,我从南京来到广州,彼时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名头已令人印象深刻,但那时候大家对广州经济优势关注更多。反观内地的一些城市,如南京、西安、合肥等,其科研人才的集聚度与科研生态的成熟度在某种意义上说更甚于广州。

广深在改革开放后经济迅猛发展,但彼时经济发展更多的是依靠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较低技术含量的工业产品参与国际市场,进入国际产业链的低附加值环节,产业发展对科技的依赖性尚未充分彰显,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会各界对科技人才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忽视,这也使得科技人才在内的高端人才在面对“孔雀东南飞”这一大的趋势下,仍然有所顾忌。

南方日报、南方+:广州如何进一步释放人才“引力”,吸引更多海内外人才来穗创新创业?

叶文才:如今来评判广州的人才格局,可以说其科研人才的优势与广州的综合实力已经相当匹配。其根源在于科技赋能的彰显,源于经济社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需要。当经济社会发展与科技良性互动逐渐产生,改革开放持续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浪潮,更让广州成了一个干事创业的沃土,人才自然众木成林。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广州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需要科技人才的强力支撑。在人才的聚集上,建议广州在大力吸引高端人才的同时,也要注重推行更多朴实的青年人才政策。这既是科技红利的需要,更是一种人口红利。

相对于高端人才,青年人才的引进成本更低、可塑性更强,其在创新初期对政策的依赖性也更强,如果政府能加大对青年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就会形成一个创新活力与城市潜力的双赢局面。

教学、科研、企业可构成良性循环

南方日报、南方+:根据“十四五”规划,广州将布局大量的基础研究和原始性创新要素。广州为何要大力发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叶文才:高层次的科研人员和大量的研究生,是原始创新的主体。这正是广州的历史底蕴,众多的高校与科研单位聚集,使其有成为原始创新策源地的基础。

毕竟高水平的实验室,至少要经过10余年的时间沉淀,广州在某种程度上已经经过了这一环节,接下来就可以利用这些优势保持其在大湾区独特的科技优势,政府需要更大程度地支持、放大和发挥这些优势,这样才能够保持广州在策源地方面的优势。

基础研究是成果转化和新生产力的源泉,没有这一源泉,高水平创新就是无源之水。当前广州希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需要高新技术,而高新技术的产生又需要颠覆性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成果作为支撑。

南方日报、南方+:近年来,广州屡次提及要成为大湾区原始创新策源地。如要做到“策源”,城市实践应当怎么做?

叶文才:不同城市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其不同的机遇与挑战。从湾区内部来看,广州与深圳的人口结构有很大差异,深圳是一个正在成长的城市。深圳成果转化的优势较为明显,广州众多的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生态能够与其互补。

优秀的老师能带出优秀的学生,优秀学生能带来优秀的企业,优秀企业能反哺大学的科研,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现在不少高校都有在校或毕业学生利用所学的专业技术进行技术转化、成功创业的案例。

深圳企业大疆无人机、珠海企业云洲智能、广州南沙企业晶科电子莫不如此。但这些企业为何会结缘扎根于大湾区,因为大湾区有更强劲的政策支撑、场景应用及空间载体。香港与澳门,仍然是我们对外开放、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我们要用好这些窗口平台,整合大湾区的科研资源与优势,这同样也是广州在更高层面参与科技合作的路径选择。

科研人员需要宽松的评价体系

南方日报、南方+:当前国家呼吁为科研工作者减负,还提出了“揭榜挂帅”等创新举措,广州也在力图打造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先行区,你认为这需要突破哪些壁垒?

叶文才:当前从国家到省市,均相继制定了为科技创新松绑的政策,作为科研工作者,我们受益颇多。但科技发展本身有一定规律性,并非一蹴而就。很多情况下,要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板凳要甘坐十年冷。香港科技大学在孵化原始创新方面做得很有代表性。例如,诞生了直径只有0.4纳米的全球最细单壁纳米碳管、几毫秒内可从液体变为固体的电流变液、全球最高像素的照片等,这一切均离不开其“甘坐十年冷板凳”的积累。

科研人员需要一个宽松的科研环境,也更需要有一个宽松的评价体系。目前一些部门在探讨出台支持一些科研业绩长期表现突出的团队,使其有稳定的科研经费支撑,以免于频繁申请和反复考核的时间浪费。

此外,我也观察到一个现象,总体来说民营企业对于科研投入的积极性会高于国有企业,这可能与两者不同的评价体系有关。这需要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去考虑科研生态的塑造,不仅仅要考虑如何使科研从业者放开手脚,也要考虑管理者的积极性如何调动,需要从机制体制方面进行改革,调动全社会支持创新的积极性。

南方日报、南方+:作为一名教育和科研工作者,高校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能够承担哪些角色?

叶文才:当前广州科研生态逐步完善,作为一名教育和科研工作者,我认为我们的学科聚集度还不够。当前围绕科技创新的一些产业正处于集聚态势,但对应的学科反而显得不够集聚。高校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学科建设是根本是基础。无论是建设科研平台还是组织创新团队,最后都要以学科建设为核心。

我们要不断加强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针对性研究、科学性预测和系统性把握,建立面向服务需求的资源集成调配机制,以有组织的科研工作为支撑,切实增强精准服务战略需求的能力。这就意味着高校的科技创新必须与国家战略、城市发展有机结合,所以科技创新绝不仅是科研工作者与科研管理机构的事,还需要更多的机构与群体来参与。科技创新必须有全民参与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