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首页 > 参事馆员风采 > 著书立说

省文史馆馆员许钦松的公益情怀

2018年度许 钦松创作奖全国总评选颁奖典礼现场

一名优秀的教师,能带好一个班的孩子;而一份浸染当地文化血脉的优秀教案,则是可复制、可借鉴的文化传承文本,具有更大的价值

◎《南方》杂志记者/影子 发自广州

◎本文责编/蒋玉

中国当代山水画家代表人物许钦松深受岭南文化的浸润滋养。卸任美协、画院的职务后,从“上帝视角”中走来的他,有更多时间走进乡村、走进田野,走向乡村文化振兴的时代命题,他的艺术创作也更多地转向对社会发展、人类命运的关注和思考。

近日,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许钦松在他的画室接受了《南方》杂志记者专访。意外的是,“百姓”“公益”成了他谈话的关键词。

“我是乡下长大的孩子”

冷、热、冰霜……从小在潮汕的乡村长大,许钦松的双脚感应着土地的温度。他向《南方》杂志记者谈起故乡的记忆时,特别讲到上学时路过的一片绿油油的原野。那是他记忆深处的乡村风光,夕阳西下时,落日的壮美与苍茫令他陶醉。当阳光洒落在韩江的江面上时,他的内心会有一种莫名的感动。

“我是乡下长大的孩子,从人民群众中走出来,天生贴近百姓。”许钦松感慨道,20多岁他开始异乡求学,离开家乡,韩江、莲花山,便时常出现在自己的梦境里。在许钦松看来,这份对于故乡、对于乡村的情怀是深植于内心、流淌于血液中、存在于骨子里的。

“我们这一代人对于家国的认识很深,几乎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如果说我取得了一些成绩,这绝不是单凭个人的奋斗就能实现的,而是国家的兴盛、民族的精神推动着我走。说到底,人的每一个关键节点都离不开组织的培养。身为一名老党员,我是非常感恩的。”许钦松说。

1952年出生的他,与新中国一起成长。如今,这位粤东乡土滋养下成长起来的少年,已然成为技艺超群的画家。以山水画《南粤春晓》为代表的一系列作品,融南方灵动与北方雄浑,从高空俯瞰,“易笔为刀”,在岭南美术界独树一帜,开一代风气之先。

“让更多的人看到艺术”

从文化艺术到家国情怀,许钦松对社会的关注由来已久。

2007年,看到五华山区孤残孩子给广东省民政厅的一封求助信,许钦松发起成立广东省孤残儿童救助基金会,捐作品拍卖;2008年汶川地震,时任广东省美协主席一职的他倡议广东美术界为灾区筹集资金,140名画家纷纷响应,艺术作品义卖所得700多万元用于救灾;在他的倡导下,广东省美协108人团队用18个日夜创作了长56米、高1.6米反映抗震救灾的巨幅油画《地恸·重生》,更是5天时间编辑出版了《地恸·重生》一书,成为全国最早支援灾区的艺术力量之一……

2017年,许钦松发起创办了广东省许钦松艺术基金会。自成立以来,基金会致力于通过“艺术+公益”的方式帮助更多艺术家成长,支持各项社会服务活动开展。

“成立基金会,是为了推动公益力量,不是简单给钱。”许钦松用平和的心态说出他的这份感受。

其实早在2009年,为鼓励母校广州美院的毕业生发展、激励青年艺术家坚持创作,许钦松自掏腰包成立了许钦松创作奖。从2019年开始,许钦松创作奖陆续在全国八大美院正式落地。专业的评审团队,让它成为青年艺术家认可度非常高的专业奖项。时至今日,许钦松创作奖评选已经成功举办13届。

来自江西的获奖者小吴让许钦松记忆深刻。一连几次活动,许钦松都感觉有一个年轻人跟着他。后来在活动中,他找到机会问这个年轻人:“你是不是有话跟我说?”小伙子终于抛开胆怯:“许老师,我跟了您几个活动了,就想跟您说一声谢谢。我来自江西乡下,这份肯定对我很重要!”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对于许多还未进入社会的年轻美术工作者而言,这笔奖金成为许多人坚持艺术创作的精神鼓励。

2021年度,许钦松创作奖收到12所目标高校、全国各地共12638幅投稿作品,其中有200件作品入围,历时102天的评比,最终共诞生金银奖9名、网络赛区和目标高校铜奖119名,以及最受艺术机构关注奖、最受媒体关注奖、最具网络人气奖等。

“基金会还在努力为这些青年画家和艺术机构之间搭建桥梁。比如设立媒体关注奖、艺术关注奖等。针对青年画家,我们有‘青松计划’;对于老艺术家,我们正努力策划‘松柏计划’,对一些老艺术家的作品进行抢救性梳理和学术研究。”广东省许钦松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许多思告诉《南方》杂志记者。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广东省许钦松艺术基金会的项目涉及领域很广,专业性强。对于基金会的发展,许多思认为,无论是面向青年艺术家的“青松计划”,还是针对老一辈艺术家的“松柏计划”,都必须建立在基金会的专业标准之上,邀请各界一流的专家团队来评判。“这需要专业服务的输出,是我们做公益的另一种方式。我们在做的其实是文化与艺术服务更多的领域,让更多的人看到艺术。”他说。

把乡村“文化宝贝”挖出来

如果在网上搜索“许钦松”,就会出现“乡村美术教师培育计划”的内容。这是广东省许钦松艺术基金会近年来着力推动的一个公益项目。“乡村美术教师培育计划”以县为单位落地,联合当地教育主管部门,针对乡村美术老师开设为期五天的五大门类课程。

“‘农村’二字背负了许多不应有的偏见。很多年轻人并不喜欢生于斯长于斯的农村山乡,有些甚至羞于提到自己的家乡,读了书不愿意回去。”许钦松对这种现象不无忧虑。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这位文艺工作者开始思考乡村文化自信和文化振兴的问题。

“乡村美育的关键在乡村美术老师。”许多思向《南方》杂志记者讲到自己的观点。在这些年的工作中,他和团队发现,外面的师资力量来到乡村校园后,不少会在一年后离开。面对这样的窘况,基金会努力探索怎么样培养当地的老师,从根上培养乡村美育人才。“他们是真正懂得当地文化的人,会更长久地留在这里。然而有的时候老师们并不能意识到身边的美,不能第一时间找到身边适合美育的素材。我们团队就带着他们一起来发现身边的美,逐渐培养他们对乡村、对乡土文化的自信,从而更热爱自己的家乡。”

“我曾经也兼职带过美术课、音乐课,我知道这份重视对于美术老师的重要意义。”许钦松笑着告诉记者。在基金会工作人员的描述里,无论多远,许钦松都坚持到当地亲自讲“第一课”。乡村美术老师的定位是什么、自己的家乡有多美、用哪些原料做出家乡特别的美术作品……从第一堂课开始,美术老师们在艺术大师的启发下,逐渐找到职业自信,建立起文化自信。

有了启发,回乡后,老师们就地取材,制作更具当地特色的教案。例如靠海的乡镇,有的老师以贝壳为原料制作了孩子们喜爱的作品。越来越多有当地概念的教案在校园中流淌,为孩子们带去了心灵的滋养。

“对优秀教案,我们每年会进行评比表彰。”许多思介绍说。不表彰老师而表彰教案,也是一番细致的考量。在许钦松看来,一名优秀的教师,只能带好一个班的孩子;而一份浸染当地文化血脉的优秀教案,则是可复制、可借鉴的文化传承文本,具有更大的价值。

2021年5月16日,在广东省文化馆展出了90多张优选的优秀教案作品,这是2020年度“许钦松乡村美术教育奖”颁奖典礼暨成果展的现场。这次的主题为“万物生”,旨在研发因地制宜、具有乡土文化气息的美术课程。

“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目前基金会得到了越来越多美术家的支持。他们事实上成了一个专家库,当基金会有新的策划或者活动时,大家都会积极响应。基金会希望不断以‘培育+奖励’的模式在地孵化。”在许多思看来,经过3年的成长,学校美育工作有了可喜进展。他举了一个例子,针对非遗文化传播和转化的问题,基金会的团队别出心裁地将非遗包装为有趣的内容,研发寓教于乐的非遗课程。

许多思说,在这样的思路里,研学不是一味地去标志性的建筑进行打卡,而是学习当地有趣的非遗内容。

“我们有很多项目都在同步进行,期待有更多的社会力量可以一起参与进来。”许多思对《南方》杂志记者说,“要把更多的乡村‘文化宝贝’挖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