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首页 > 参事馆员风采 > 著书立说

馆员田丰:《哲学、文化与时代》——论文化竞争力(三)

三、文化生产力是文化竞争力的基础,造就全面发展的“文化人”是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根本任务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构成人类全部历史的基础,生产力的根本要素是有意识、有创造能力的人,因此它内在地包含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中明确地使用了“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这对概念。“物质生产力”主要是指人类在适应、改造、调控自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动的物质力量,而“精神生产力”则是指人类创造精神产品、精神价值的实际能力。马克思十分强调要从历史演变来理解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指出“如果物质生产本身不从它的特殊的历史的形式来看,那就不可能理解与它相适应的精神生产的特征以及这两种生产的相互作用”。“例如,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精神生产,就和与中世纪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精神生产不同。”如果说蒸汽机和电的发明与应用导致了物质生产力发展的第一次飞跃,那么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发明与应用导致了物质生产力的第二次飞跃,这种飞跃不仅使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更紧密地结合起来,而且深刻地改变了精神生产力的功能和形式。一个以物质生产力为基础、以精神生产力为主导的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从工业时代进入“知识经济”“文化经济”时代。与19世纪相比,精神生产呈现出若干新特点:一是市场化的程度更高。精神产品的生产、交换、消费在更广的范围内与市场和资本相结合。二是走向集中化。现代技术使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标准化、集约化,特别是音像制品、报刊、艺术、复制品等可以通过流水线大批量生产,以至可以称之为“文化工业。三是形成国际化的文化市场。文化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份额与日俱增。四是精神生产在更大范围内进入物质生产领域,精神文化的创新转化为物质成果的周期大大缩短。五是由于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日益交融,两种生产的分工的界线也日渐模糊,广大劳动者正在经历一个从“经济人”向“文化人”转型的过程。

随着精神生产的内容和形式发生的根本性的历史变化,传统意义上的“精神生产”“精神生产力”已转变为更加体现产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内涵更为广泛的“文化生产”“文化生产力”。在马克思看来,宗教、法、道德、科学、艺术等是人类生产的特殊方式,首先要受生产普遍规律的支配,然文化、精神生产是一种全面的生产。他指出:“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支配时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同它的肉体相联系,而人则自由地对待自己的产品。”精神、文化生产作为全面性的生产是克服了片面的、外在的、异化的需要的生产,是一种体现了人的自由自觉本质的主体性的生产。因而,发展文化生产力,必须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方向,首先,它是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的生产。精神生产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时代愈是进步,人的精神需要愈是趋于多层次、多元化和个性化,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将使人更多地从狭隘的生存视野,从地域和群体的自我封闭的孤立状态中解放出来。其次,发展文化生产力要以增进人的能力为根本任务。概括和总结人类实践的经验,形成理性科学体系,揭示客观规律,并通过启蒙和教育使人们不断提高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自觉意识和实际能力,推动人类社会不断从必然走向自由。

再次,发展文化生产力要体现人的价值追求。向“善”向“美”是人的生命意义,提升社会的道德精神,构建人的精神支柱,引导人们克服全球化、现代化过程中产生的种种精神焦虑、失落、异化,重建精神家园,推动人们心、智、德的协调发展,是经济活动和文化活动的价值追求。最后,发展文化生产力的落脚点是“文化人”的生产。人是文化生产力的主体,人的素质的高低,给予文化生产力决定性影响,而造就自由全面发展的“文化人”,也正是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根本目的。在文化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生产工具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使生产工具系统不仅成为劳动者的肢体的延伸,而且成为人脑的延伸,在这个意义上,“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它极大扩展了人进行文化交往的广度和深度,提高了对文化资料积累、分析、使用的效率和质量,推动了文化信息的大众传播和文化娱乐的大众化、市场化。然而文化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区别在于,前者的对象是精神世界,主要是对精神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创新,后者的对象是物质世界,主要是对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文化生产过程直接就是人对自身的再理解、再创造、再构建的过程,更直接地依赖于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没有一个高素质的“文化人”社会,就不可能有大规模的文化消费和文化生产。人生产社会与社会生产人是一致的,文化人的生产与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