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现代国际竞争、区域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素质的竞争,文化竞争力构成综合竞争力的核心部分,提升岭南文化的竞争力,是建设文化大省,增强发展后劲的关键环节
加入WTO的中国,已成为全球化的主体力量之一,改变着世界的经济、政治格局,而中国各区域之间随着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形成也正在产生着均衡化和非均衡化两种趋势,各区域间国际竞争力或者说综合竞争力发生着此消彼长的态势。综合竞争力的变动、提升不仅由经济增长速度、劳动生产率、政府决策和服务能力、投资环境、科技发展水平等变化和提升所决定,更是由结构的差异所决定。即什么因素在增长或发展中起着主导性作用,决定着综合竞争力的内在性质、水平和程度。从资本竞争力、管理竞争力、科技竞争力为主导到文化竞争力为主导,反映了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反映了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国际竞争的根本特点。美国著名记者迈克雪说过:美国的真正优势是文化与知识财产这两个非常人性化的资源。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 对外开放虽然晚于广东,但由于文化和人才的优势,其竞争力不断攀升。可见,加快文化的发展,形成以文化竞争力为核心和主导的综合竞争力,是广东在国际和区域竞争中制胜的关键。
文化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本质特征。“在人之外或在人之前不可能有文化,同样,在文化之外或在文化之前也不可能有人”因此,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并随着人类历史 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文化,应与人性的丰富和发展相一致,以人的价值、人的需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最高目标和标准。任何一种文化只有为人接受,才有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基,才谈得 上所谓竞争力。首先,它是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的文化。精神生活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时代愈是前进精神需要愈是丰富和发展。这种需要不仅是文化活动的社会基础,而且是文化薪火世代相传的动力。其次,它是解放人的思想的文化。打破人的狭隘的生存视野,打破狭隘的地域和民族 自我封闭的孤立状态,打破一切禁锢人的思想发展的观念教条是文化的崇高使命。再次它是增进人的能力的文化。概括和总结人类实践的经验,形成理性科学体系,揭示客观世界发展规律、社会历史进步规律以及人自身思维规律,使人不断提高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自由度和自觉性。正如恩格斯所说的“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最后,它是给人予终极关怀的文化。向“善”向“美”是人的生命意义和社会理想价值,也是人的文化活动的最高境界,引导人们克服全球化、现代化中产生的各种精神的异化、焦虑、紧张、失落,重建精神家园,重构价值体系,是文化的不可推卸的重任。综观历史发展过程,文化竞争力归根到底在于获得人们的自觉接受和认同,反映人的心、智、德发展和提升的历史规律和价值要求。从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意义上讲,文化竞争力应当包括如下五个方面:
文化生产力。精神文化生产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随着物质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变化。马克思指出:“如果物质生产本身不从它的特殊的历史的形式来看,那就不可能理解与它相适应的精神生产的特征以及这两种生产的相互作用。” “例如,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精神生产,就和与中世纪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精神生产不同。”现代精神生产或文化生产,也与传统资本主义时代有显著的不同,它仍然具有意识形态特点,但更多的已成为社会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的普遍需要;它仍然具有相对独立性,但与市场经济、物质生产更密切交融;它仍然不能离开个体的创造性活动,但更多的是由社会化的专门的机构来承担;它仍然以人为主体,但资本、科学技术在文化价值的创造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现代文化生产力与文化产业的发育发展程度紧紧联系在一起。文化资本是文化生产力发展的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物质生产还是文化生产,资本都是第一推动力;文化组织机构包括中介机构是文化生产的载体,只有形成发达合理的产业组织结构,才能形成社会化的文化生产体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否有效应用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决定着文化生产力的性质、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人是文化生产力的主体,人的素质的高低,直接给予文化生产力深刻的影响。广东文化产业市场化程度较高,但在组织结构的改革整合,文化资本的投入,髙新科技的运用以及文化人才的贮备等方面与把文化产业建成支柱产业,建设文化大省的目标有较大距离。在原有的规模优势上形成质量优势,是岭南文化保持在文化力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努力方向。
文化消费力。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消费对生产的推动作用至为重要,在一定的意义上讲,消费决定生产。文化消费力是文化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我国正在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阶段,文化消费力迅速攀升。广东经过20年的高速发展,已从工业化原始积累阶段过渡到全面现代化建设阶段,人均GDP达到了3498美元。按照西方现代化进程的一般规律,人均三千美元不仅会带来汽车时代,而且也跟随着文化消费时代。从国际及地区文化发展竞争态势以及广东的实际发展状况来看,提升文化消费力当前着重于四个领域:一是教育消费。广东经济发展位居全国前列,但高等教育与此很不相应,做大做强广东高等教育,使巨大的消费潜力形成现实的消费力不仅是提高广东人口素质的需要,也是实现人民群众“教育机会公平”的要求;二是信息消费。我省新闻传播产业起步较早, 但目前有放缓的趋势,通过整合资源,走集约化发展道路,提升影响力是势在必行;三是娱乐消费。广东娱乐市场发育很早,规模也较大,然而通俗的与高雅的比重失调,随着中等收入者阶层的壮大,推动高雅的娱乐消费成为引导文化消费的一项任务;四是闲暇旅游消费。开发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养生文化和生态文化资源,发展保健消费和旅游消费,不仅是扩大文化消费的需要,而且体现了文化的“人本”特征。总之,文化消费有无限广阔的市场,岭南文化本来就有商业文化的优势,如果在现代化一般进程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之间找准结合点,在文化的人 文性和消费性中保持合理的张力,以教育、信息消费为重点不断完善结构,在拓展消费市场的同时引导消费,岭南文化就能在市场和大众基础上不断发展和提升。
文化传播力。文化起源于交流和传播,其生命力也在于交流和传播,在全球化不断加速发展的现时代,传播力的强弱往往决定了谁家文化能够成为世界的价值主导和话语主导。当今文化的力量借助于市场和高科技的力量渗透到任何民族、群体和个人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之中,形成比 物质力量更强大更持久的力量。因此,抢夺文化传播的主导地位,是当今文化竞争的焦点。作为国家、地区之间的文化传播,首先是新闻媒体的传播。其次是贸易传播。任何商品贸易都是一种文化的辐射。文化产品的贸易更直接地传导着一种文化观念。会展传播也成为世界范围经济、文化活动的热点领域。特别要看到的是,在互联网时代,人们更多地从网络获取信息,各种哲学的、宗教的、艺术的、政治的观念在网上传播,营造着人类历史上最广袤的文化交流圈,它冲破 了一切民族、国家、区域的障碍,削弱着已有文化体的价值认同和政治认同机制。岭南文化要增强传播力,不仅充分发挥已形成的传媒优势,还要全面发展和运用贸易的、会展的、旅游的等各种传播方式和渠道,大力发展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等现代传输系统和技术向海内外传播,提升岭南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文化创造力。全球化时代是一个大分化、大调整、大发展、大转折的时代,它深刻地改变着每个民族、群体乃至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和方式,它所导致的一系列社会、经济、政治、环 境、文化问题,经典的思想理论,既有的文化模式都不能提供现成的说明、规范和导引。面对如此深刻的生产方式、交往方式、生活方式的转型,必须把文化创造力提高到决定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企业的前途命运及胜负与否的高度来对待。与文化传承交流相比,文化创造更集中地体现人的自由自觉的能动本性:文化传承是文化发展中肯定的环节,而文化创造是文化发展中否 定的环节;文化传承是文化发展的连续性,是量变,而文化创造是文化发展的非连续性,是质变和飞跃。文化创造渗透于人们的实践活动的各个方面,而其中知识的创造和价值的创造集中地反映了人的文化创造的内容和形式,知识的创造增进了人对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思维规律的认识,而价值的创造增进了人对自身、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意义的认识,两者不但反映在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成果上,而且反映在人的价值观念、道德伦理、社会风气的变化上,无论知识的创造和价值的创造,都离不开哲学思维。一个民族要攀登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 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岭南文化从近代以来形成了它求新求变的特点,在观念、体制、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的变革中表现了它巨大的创造力。但如上所说,缺少传统文化积淀,特别是较少哲学思 维的熏陶又影响着新形势下新的创造力的形成和发挥。如何应对产业升级换代的新要求和高科技 时代的挑战,从增加研发投入和力量,迅速发展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形成创新激励机制,培养文化精英队伍,营造良好文化创业环境等各个方面提升文化创造力,是岭南文化实现现代转型的必然选择。
文化持续力。文化创造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历史过程,一定的历史条件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不 可或缺的前提。“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 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这种“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构成了文化的持续力。世界文化的发展是在民族文 化、区域文化生生灭灭的运动中实现的,能延续至今并仍有活力的文化,都是持续力较强,在文化冲突和整合中以巨大的生命力在一定的民族、国家、族群中“活着”的文化。美国学者享廷顿认为迄今只有七或八个文明历经千年沧桑而仍然保留下来并影响着世界进程,“它们的’独特性和特殊性’是它们的延续性”,也正是它们“标志着社会的延续性。”构成这种延续性的基本的东 西是渗透于千百万人们思想行为中的文化传统,“它是现在的过去,但它又与任何新事物一样, 是现在的一部分。”传统以鲜明的个性特点使民族文化顽强地抵御外来文化的同化,以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新文化发育成长的土壤,因而历史文化资源和传统是文化持续力的十分重要的基础。 语言、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特点、交往行为特点以及古迹、文物、典籍、传统艺术、历史名人 等共同构成文化资源和传统的主体。当然,这些“过去和现有的”传统还是潜在的或可能的文化持续力,它向现实的持续力的转化在于人的能动的现实的文化实践和文化生活,实践和生活对传统的需求,比十所大学更能推动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新和复兴。岭南文化虽然缺少中原文化的厚 重,但不乏近现代民主革命的思想传统和资源,能否把这些传统和资源深入挖掘出来,并与现实的市场经济、政治文明建设以及与先进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与现代广东人的文明人格的形成结合起来,决定着它对新的实践环境提出的挑战的回应能力,决定着它返本开新的持续发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