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首页 > 参事馆员风采 > 著书立说

馆员田丰:海上丝绸之路精神与广东近代思潮(三)

三、弘扬海上丝绸之路精神,构建广东对外开放新格局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广东新一轮改革开放带来了新的重要机遇。广东需要在体制机制方面进行重大改革,扩展经济领域开放合作广度和深度,推动“引进来”和“走出去”协调发展,在传承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价值理念的基础上,注入新的内涵,进一步提高广东对外开放水平。

一是充分认识广东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突出优势。广东拥有源远流长的历史优势, 是古代中国与外国贸易和文化交往中海上通道的重要起点。广东拥有全国最长的海岸线,拥有5座亿吨大港,是连接丝绸之路沿带国家的海上门户。广东历来就是中国重要的对外贸易中心,是中国对外贸易第一大省,在国际贸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省会广州举办的“广交会”,已成为中国对外经贸联系的重要平台。广东是中国海上贸易和移民出洋最早的省份,是全国第一侨乡,现有3000多名万海外侨胞,占全国的三分之二,遍及世界160 多个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在海丝沿线的东南亚国家,祖籍广东华侨华人占全国海外华侨华人总数的60%以上。文化相通的人文优势,文化上的共通性和认同感,彰显了广东在开拓海上丝绸之路中的独特优势。

二是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打造开放合作的载体和平台。一方面要发挥广东毗邻港澳的优势,通过建设粤港澳自由贸易区,进一步整合三地资源, 充分利用粤港澳大平台,打造世界级的城市群,成为环南海经济合作区的经济龙头。另一方面要在国家合作协议框架下,沿着海上丝绸之路,选择合适的国家和地区,建设各类产业转移园或产业合作示范区,尤其是向东盟国家拓展产业腹地,通过共建产业园区带动广东产业转移,并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同时促进当地产业结构的优化。

三是弘扬海上丝绸之路精神,发挥岭南文化的辐射力。深厚而多元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是东西方交流的产物兼具本土性与国际性、主体性与多元性,是不断融合东西方文化和世界性海洋文化结晶,蕴含着“对话”、“交流”、“和平”、“友谊”等文化精髓。要学习国内国际先进经验,将广州十三行、潮州古港、阳江南海1号、湛江徐闻古港等打包申报海上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并参照《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的规定实施保护和管理。同时做好文化遗迹的开发与利用,打造“广州—潮州—阳江—徐闻”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旅游品牌,加强与省外同为丝绸之路发祥地的泉州、宁波、扬州等地的联系,共同宣传推介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提高知名度和品牌效应。收集整理与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海洋史、华人华侨史资料等,建立大型资料数据库,供研究者或者公众检索,推动对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研究。充分利用互联网推进数字博物馆、数字海交馆等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推动海丝文化数字化保护和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