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首页 > 问答知识库 > 文史

【读懂广东】何为汕头

汕头市是中国经济特区、全国著名侨乡、广东省域副中心城市,位于广东省东部,韩江三角洲南端,北接潮州,西邻揭阳,东南濒临南海,辖金平区、龙湖区、濠江区、澄海区、潮阳区、潮南区、南澳县。境内韩江、榕江、练江三江入海,大陆海岸线长217.7公里,海岛岸线长167.37公里,有大小岛屿82个。

图片

汕头老城俯瞰(摄影:蔡立喜)

古时,这里是一片被海水淹没的海湾。韩江流经大山,淌过平原,上游泥沙沉积海滨,形成了沿海条状高地,谓之沙陇,沙陇脊起处名“汕”,成片区域叫“沙汕坪”,濒海开端处称“沙汕头”“汕头”。

汕头又名鮀岛。鮀是体小而圆、带有斑点的鱼类。汕头老市区位于鮀济河一侧,三面环水,历史上曾是半岛,过去海湾盛产鲨鮀,故称“鮀岛”。

图片

汕头港(来源:《海丝记忆》)

01 百年商埠

优良的地理位置让汕头港在嘉庆年间崛起,成为粤东最好的商港。

1860年1月1日汕头开埠,依靠天然良港优势,一跃成为粤东外贸重要港口。随着机器轮船业的进步,汕头港于1904年成为“中国通商第四口岸”。汕头埠日渐繁荣,20世纪三十年代达到高峰,港口进出口船舶吨位数居全国第三,有“岭东门户,华南要冲”的美称。

汕头小公园开埠区,是全国34个开埠城市中唯一保存较为完整的开埠区,其核心是汕头人俗称为“小公园亭”的中山纪念亭。环绕小公园亭的“四永一升平”,是全国唯一呈放射状格局的骑楼街道,由华侨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投资建设,是内地现存规模最大的民国建筑群。作为汕头“百载商埠”的标志,这里是汕头城区文脉的发源地,包含人们对汕头埠的集体记忆,是汕头的重要文化符号。

图片

小公园开埠区中山纪念亭街区(摄影:方淦明)

02 活力特区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为了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汕头成为第一批经济特区,发挥对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窗口和示范作用。1980年1月,汕头经济特区筹备工作组成立,从汕头市东郊龙湖村西北侧,面积1.6平方公里的荒芜沙丘起步,汕头经济特区经过三次扩围,到2011年,面积增扩至2064平方千米。

图片

1991年的汕头经济特区(摄影:王瑞忠)

汕头,是我国民营经济发育最早的地区之一。据统计,汕头目前已拥有民营经济单位约30万户,占全市经济单位的绝大多数,上市的35家企业中就有34家是民营企业,民营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是汕头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集中体现。

这里,是全国最大的内衣家居服装生产基地,产量约占全国的45%。这里,是全国较大的塑料再生料、改性材料生产集散基地,拥有西陇科学、光华科技两家化学试剂行业国内十强企业。这里,是中国工艺玩具三大生产基地之一,澄海区拥有“中国玩具礼品城”的称号。这里,是中国三大包装装潢印刷集散地之一,金平区是“中国包装印刷和装备生产开发基地”。这里,被誉为“中国超声仪器之乡”,汕头超声集团是我国最早研制和生产超声仪器和换能器的厂家。

图片

汕头特区标志雕塑《升腾》(摄影:方淦明)

汕头地处珠三角和长三角之间运输大通道,在全国交通运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汕头境内有广梅汕铁路11.3千米,有厦深铁路24.6千米。汕头港历来是粤东、赣南、闽西重要的物资集散地,是国家沿海主要港口和“一带一路”重点建设节点港口,是广东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和海上通道重要支点之一。

图片

南澳环岛公路夜景 (摄影:柯晓)

03 和美侨乡

汕头,是全国著名侨乡,有“百载商埠楼船万国”的美誉。当年,驶向世界的红头船从这里扬帆起航,汕头成了广大潮人魂牵梦绕的精神家园。

如今,汕头拥有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万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建立了汕头侨批文物馆和以侨批为主题的公园,以潮汕侨批为主的“侨批档案”入选世界记忆名录。2014年9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在汕头经济特区设立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这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华侨”为主题的国家级改革创新平台。全国首个具有华侨特色的区域股权交易市场“华侨板”、广东华侨金融资产交易中心、规模达200亿元的华侨产业母基金等平台投入运营,为汕头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汕头因侨而立,华侨在改革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作出了重要贡献。从1984年爱国侨领谢国民先生回到汕头,投资兴办了汕头第一家外资企业到现在,汕头共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6289个,其中来自华侨华人的投资项目5865个,合同侨资金额149.06亿美元,涉及44个国家和地区。依托侨乡优势,汕头已与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往来关系。

图片

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摄影:陈史)

04 粤东明珠

汕头人文历史悠久,素有“海滨邹鲁”之美誉,自然山海风光与人文景观构筑起独具汕头特色的深厚文化遗产。

域内村镇林立,古迹众多。有“千年古县”潮阳,有谷饶、陈店、东里、莲下4座全国重点镇,有前美、程洋冈2个国家历史文化名村,有沟南、蓬洲、鮀东等12个广东省古村落。有文光塔,崎碌炮台,国民革命军东征军总指挥部,政治部旧址等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桂园、东岩、猎屿铳城等4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

崎碌炮台(摄影:蔡立喜)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独特的地理环境,培育了汕头人“海纳百川、自强不息”的精神,这里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有“岭南第一名臣”翁万达,明代“岭海士大夫仪表”唐伯元,泰国吞武里王朝的开国皇帝郑信等前贤遗范;走出了中国炼油技术奠基人侯祥麟,中国声学奠基人马大猷,“北斗”导航卫星系统总设计师范本尧等科学翘楚;走出了新加坡最大的银行大华银行创始人连瀛洲等商界精英;走出了创办京华银行的爱国华侨郑午楼等侨界巨擘;培养了奥运冠军谢思埸、马琳、胡佳等体育健将。

汕头,身处核心潮汕地区,民俗文化丰富。有以潮剧、潮阳英歌、蜈蚣舞、剪纸、内画、谜语、嵌瓷、抽纱、陶瓷微书、潮汕古建筑营造技艺等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14项国家级非遗项目。

图片

文光塔前潮阳英歌舞表演(摄影:柯晓)

潮汕话是这里的方言。潮汕话,又称“潮语”,古朴典雅,词汇丰富,音韵独特、古语义多,保留较多古语音、古语法和古语汇,潮汕话成为联结海内外潮人的最强大的纽带。

汕头人嗜茶如命,生活中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中,茶事常被提到前面。无论是商铺还是寻常人家,只要有汕头人的地方就有“茶盘家伙”。一句“来食茶”生动体现了汕头人的好客之道。

图片

汕头市首次举办国际全程马拉松赛,潮汕文化亮相比赛现场(摄影:林鹏)

汕头,是潮菜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汕头美食享誉海内外。汕头菜属广东菜三大菜系之潮菜流派,以清淡新鲜见长。“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聪明智慧的汕头人利用丰富的海产资源,结合时令特色,用不同的烹饪方式,将美食的鲜、美、肥、甜展现得淋漓尽致。从佐餐小菜到饕餮盛宴,汕头菜的多项制作技艺被列入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汕头城市中各类食肆林立,无论是什么口味偏好的食客,都可以从中得到独特而难忘的美食体验,“食在汕头”成了新时代汕头的新名片。

图片

制作红桃粿品 (摄影:柯晓)

汕头市先后荣获全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中国城市信息化50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等荣誉称号。2019年,被列入第三批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名单,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今天的汕头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视察汕头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聚焦“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好、办得水平更高”的新定位、“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迎头赶上”的新目标、“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的新任务,全面落实“1+1+9”工作部署,坚定不移走“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加快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活力经济特区,奋力书写新时代汕头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