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首页 > 参事馆员风采 > 著书立说

馆员田丰:《哲学、文化与时代》——论文化创新的基本内涵与实现途径

任何民族文化的生命力、 延续力都有赖于其自身不断创新、 丰富和发展。文化创新是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灵魂, 是我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根据当代世界和中国发展的新特点新要求, 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联系 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的历史方位、 时代使命和奋斗目标, 阐明文化创新的内涵和途径, 是当前文化研究以及社会科学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 文化创新的基本内涵

文化本质上是人的自由自觉的创造活动, 从最切近的意义上, 它表现为心、 智、 德的进步, 一是人的自我意识的发展,表现为人的个性、感情、欲望、意志的丰富, 表现为反映人的自由个性的、愉悦感性的文学艺术包括音乐、绘画、小说、诗歌、戏剧及体育竞技水平等的发展;二是人对客体认识的深化, 包括人的思维能力的提高和思维内容的丰富, 反映为人认识自然、 社会以及思维的各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完善和发展;三是人的德性的提升 , 也就是“ 善”的取向和观念的发展, 反映为各种关于社会终极理想和宗教信仰的变化。

创新是量变的中断, 是质变,是飞跃,是扬弃。文化创新是原有价值体系、心理定势、思维方式的解构, 也是新的观念、知识、体制的建构;是传统的惯性的消解, 也是传统的精华的重铸 ;是社会生活的变革, 也是一代新人的涌现。从这个意义上讲, 文化创新不仅是文化内容的激活, 更应当是文化模式或文化范式的革命性转型。从近代中国封建文化— —半封建半殖民地文化— —新民主主义文化— —社会主义文化到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 就是一次次革命性转型的过程。这种模式的转型, 要求文化创新必须坚持时代性、 整体性、 系统性和前瞻性。具体来说, 文化创新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文化价值观念创新。文化价值是一个民族的思想观念、 行为习惯、 交往方式等各方面的评价标准和理想取向, 是维系民族的协调性和统一性的深层的无声的力量。文化价值是文化精神 的体现, 同时又是文化制度或体制的根据, 是人的精神观念客体化以及客体世界主体化的纽带和 桥梁。文化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文化价值 体系的差异, 而各种文化价值体系的差异来自于结构的差异。一个民族文化主体, 其价值系统是各个价值领域的结合和统一。任何文化的价值体 系中都包含了道德、 科学、 政治思想、 法律、 文学、 艺术、 宗教等方面或要素, 但是由于各个价值领域以及价值领域内各价值相互之间的连接方式、 作用方式、 结构秩序不同, 从而形成不同价值系统的整体文化特征及功能。并且正是这种结 构性的差异规定、 制约着其构成要素的存在及其发展变化的方向。不同历史阶段和条件下的社会 实践形成不同的社会关系体系和结构, 要求着不同特质和功能的价值系统。一定价值系统的转型 和重构是社会实践的转型发展所要求的, 新的社会实践也规定新的价值系统的发展方向。中国一 百多年来的现代化进程表明, 民族文化价值体系的转型和更新, 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和标志。从社会的横向来说, 这种转型是从与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实践的相互作用中进行的 ;从历史的纵向来说, 是在既定的传统价值体系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和整合, 使新文化建构形式在保持时代性的同时也保持了民族性和连续性。

2.文化知识体系创新。如果说, 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 那么, 知识便是文化的基础, 是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作为一种理性认识的形式, 知识的本质是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把握, 包括自然规律、 社会规律和思维规律, 或者说, 它反映了文化 “ 求真” 的内涵。正是知识使人类从愚昧走向文明, 特别是近代以来为征服和改造大自然提供了思维能力前提, 可以说, 没有近代以来的知识极大发展, 就没有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胜利, 没有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的胜利。从 20 世纪下半叶开始, 由信息技术等高新科技发动的知识革命, 引领着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时代跨进知识经济文明时代的门槛。知识化与全球化相互作用, 猛烈地冲击着民族文化的根基, 能否追赶知识革命的大潮, 创新知识体系, 建立起与现代化相适应的科学知识体系和人文知 识体系, 能否为现代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 是对民族文化生命力和持续力的严峻考验。

3.文化思维方式创新 。思维方式是人们在无数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反映思维对象和整理思 维内容的 “ 格” , 是民族文化体系中的骨架或框架。在民族的文化行为中, 那些经常地广泛地起作用的思维方法、 思维习惯、 对待事物的审视趋向, 都是该民族的思维方式。它具有稳定性、 普遍性、 持久性的特点, 是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长期沉淀下来的文化心理结构。然而, 文化思维方式归根到底要适应于实践, 随着实践方式的变化或快或慢地发生变化。在全球化时代, 人们的生产、 交往实践正在发生革命性转型, 从而引起文化、 思维方式的变化, 这种变化呈现出如下特点:

反思和超越 “ 自我中心论” , 形成开放整体思维。“ 中心论” 是一种以自我价值为最高价值, 忽视、 否定和排斥相关联事物价值的封闭性思维, 它与全球化的整体性依存性相悖。这种思维的表现形式之一是 “ 民族中心论” , 它本质上坚持自己民族国家的价值优于其他民族国家的价值, 现代化和全球化早期的 “ 西方中心论” 是这种 “ 中心论” 的典型。全球化的思维方式应是全方位开放的, 向人类的一切优秀文化遗产和成果开放, 既向西方开放, 也向东方开放, 既向现代化中心地区开放, 也向边缘地区开放, 既向过去开放, 也向未来开放。

反思和超越 “ 两极对立论” , 形成共存互补思维。对立统一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 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 然而, 社会活动是有意识有意志有目的的人的活动, 因此, 同样的规律在社会领域与在自然领域的作用以及发生作用的形 式都会有很大的差别。在很长时间内, 这个规律被机械地应用于社会历史领域, 两极分析, 两极对立, 两极相争成为社会政治斗争的理论依据和思维定势。在全球化背景下, 面对不同群体、 集团、 民族、 国家生存和发展上的高度相互依存,这种不分具体时代和情况片面强调对立、 对抗, 一方战胜另一方, 一方吃掉另一方的思维方式显得不合时宜了, 反之, 一种主张存异求同的双赢思维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

反思和超越 “ 线性发展” 论, 形成多元发展思维。与近代形而上学的自然观相应, 社会历史领域也出现了机械决定论历史观, 它把历史发展动力归结为个别因素, 把历史发展的形式绝对化, 它舍弃历史运动中主体精神和意志的一切选择性, 否定历史发展中的一切偶然性, 无视历史发展中的跳跃性和曲折性。全球化进程否定了这种机械决定论的线性发展观, 显示了社会进步是经济、政治、文化、人、环境等各种要素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结果 , 是各种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文化价值长期共存多元发展的结果, 是各种政治军事联盟、 经济联合体、文化共同体多极竞争和多极合作的结果。反对把一种制度一种模式强加给一切民族, 反对把全球化看作是同质化, 主张尊重民族和个体的政治 、 文化选择的多样性, 做到异中求同, 即在承认差异的前提下努力扩大共同点, 同时又做到和而不同, 即在扩大文化价值共识和政治经济合作领域的同时又容许发 展形式的特殊性, 这种多元发展观已得到世界上多数国家和民族的认同。

4.文化体制创新 。文化体制是文化价值的外化, 包括决策、 管理、 评判、 监督等各个环节。文化体制转型是社会现代化以及文化精神、文化价值转型的结果, 反过来又给予文化精神、文化价值的转型以及经济、 政治、 社会、 人的现代化极大的能动作用。与现代化相适应的文化体制为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奠定制度的保障和支撑, 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中国传统文化体 制虽然不断变化, 但追踪历史的轨迹, 不难看到, 与政治上的封建专制相适应, 中国传统文化体制是高度集中的文化专制体制。尽管 19 世纪以来的近代化、 现代化运动彻底打碎了封建专制制度, 但几千年来形成的传统文化体制的影响仍深深地渗透在现代政治、 经济和文化生活中, 从决策、 管理、 用人、 投资、 经营等方面改革现有文化体制, 构建一个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体制, 是当代中国文化创新和文化建设的突破口。

二、 当代中国文化创新的途径和规律

总起来讲, 就是十六大报告指出的:“ 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 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吸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 在内容上和形式上积极创新 。” 具体说, 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坚持解放思想 、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 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实践中创新文化。

如果说, 解放思想是经济转型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提, 那么在文化建设和文化创新上, 解放思想的任务更重更紧迫。当前, 文化创新上的解放思想, 我认为在指导思想上要坚持三个 “着眼于” :

着眼于实践。实践的观点, 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观点。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 是文化的源泉, 也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实践是一个历史的过程, 不同历史时期向文化创新提出不同的要求, 当代中国, 现代化建设是最大的实践课题, 也是最大的文化课题。要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吸取文化创新的源泉, 并以文化创新的成果指导新的实践, 为现代化实践开辟道路, 提供价值辩护和智力支持, 并以实践为标准检验文化创新的科学性和成效。

着眼于发展。社会实践不会停顿, 总在不断变化发展, 促进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仅经济社会发展是第一要务, 而且文化发展也是第一要务。从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来看, 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发展互为前提互相促进, 不能以经济发展牺牲文化的进步。先进的文化必然是发展的文化, 窒息文化生命力和自由个性的文化根本谈不上先进性和创新性。也就是说, 文化的先进性或创新性是具体的历史的, 必须放到文化发展的历史运动和人的历史发展中去考察, 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 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 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

着眼于人的需要。发展不能离开人, 人的标准是文化创新和发展的最高标准。首先, 文化创新是解放人的思想的过程。打破人的狭隘的生存视野, 打破狭隘的地域和民族自我封闭的孤立状态, 打破一切禁锢人的思想发展的观念教条是文化创新的崇高使命。其次, 它是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的过程。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精神生活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时代愈是前进精神需要愈是丰富和发展。这种需要不仅是文化活动的社会基础, 而且是文化薪火世代相传的动力。再次, 它是增进人的能力的过程。概括和总结人类实践的经验, 揭示客观世界发展规律、 社会历史进步规律以及人自身思维规律, 形成理性科学体系, 使人不断提高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自由度 和自觉性。正如恩格斯所说的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 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最后, 它是给人以终极关怀的过程。向 “ 善” 向 “ 美” 是人的生命意义和社会理想价值, 也是人的文化活动的最高境界, 引导人们克服全球化、 现代化中产生的各种精神的异化、 焦虑、 紧张、 失落, 重建精神家园, 重构价值体系, 是文化创新的不可推卸的重任。

2.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在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中创新文化。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历史的文化实践活动 中内化在一个民族主体中的, 经由历史凝聚而延传着的稳定的、 特殊的精神气质或总体精神风貌。它是渗透到一个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之中的主色调, 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也称国魂。在全球化时代, 在现代化进程中, 面对社会生活的剧烈转型, 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 能否保持并弘扬民族精神, 能否保留并发展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关系到在全球竞争中能否以独特的精神价值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关系到一个民族现代化成功与否。一些东方国家和后发展国家在赶追西方的现代化浪潮中盲 目照套西方模式包括文化模式, 使本土民族文化衰落, 或者没有使民族文化与现代化对接转型, 陷于现代化的陷阱, 内乱不已, 发展缓慢, 付出高昂的代价。亨廷顿在他的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一书中对此做过准确的评价:“ 有些国家领导人有时企图抛弃本国的文化遗产, 使自己国家的认同从一种文明转向另一种文明, 然而迄今为止, 他们非但没有成功, 反而使自己的国家成为精神分裂的无所适从的国家。” ①因此,文化创新必须立足于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传统的保护、 培育、 丰富和发展上。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革命、 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丰富着这个精神。总起来看, 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民族精神包括 :自强不息、 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 厚德载物、 和而不同的宽容精神;崇德重义 、 修身为本的人文精神 ;刻苦勤劳、 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等等。这是现代中国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弥足珍贵的精神资源。

民族精神是民族的活的灵魂, 它与民族回应时代的挑战, 寻找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机遇的历史活动密切相联。今天, 我们要在现代化新的实践中创新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 以民族精神创新带动文化体系的创新, 其总体方向是:在民族文化精神上, 培育和丰富适应从封闭的自然经济、计划经济向开放的市场经济转变的平等、 竞争、创新、 诚信、 民主、 法治等精神 ;在民族文化价值上, 从整体价值为本位向个体价值为本位转变 ;在民族文化体制上 , 从缺乏活力的高度统一的模式向多元化模式转变, 从人治向法治转变。

3.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实现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和互动中创新文化。

经济是文化的基础, 政治是文化的集中表现,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 推进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 必然推动文化的经济化、 大众化和多元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文化不仅具有教化、 娱悦的功能, 而且具有更多的经济功能。文化的生产、 交换、 传播、 消费等都不可避免地以商品为主要的形态进行。文化生产和文化服务已成为一个产业。在现时代, 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越来越占据重要的地位, 不仅如此, 文化的因素已融入经济活动的全过程, 成为提升国家、 地区及企业经济竞争力的一个决定性的因素。文化的经济化、 市场化为文化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它把文化生产力、 消费力魔幻般地召唤出来, 使文化市场打破一切民族壁垒向世界各地无限扩张。诚然, 文化的经济化给传统的人文价值观带来了冲击, 以致有人担心它可能导致马克思所批判的“ 异化” 倾向。然而从人类精神生产的发展过程看, 这是一条历史的必由之路, 我们要积极主动地促进文化与经济的有机结合, 并在发挥文化的经济功能的同时坚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既利用市场杠杆因势利导促进文化体制的转型, 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又时时注意对优秀传统文化、高雅文化加以扶持, 以先进文化引导文化产业、文化事业朝着利国利民的方向发展。

文化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为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的极大丰富提供了物质基础, 而政治文明的发展则为人民大众的文化创造精神的充分释放提供 了前提和动力, 文化的大众化正在成为潮流。文化本来就是人民大众创造的, 它深刻地扎根于人民大众的历史活动和日常生活之中。然而, 在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下, 文化被作为政治的工具和奴婢, 成为政治家或者政客的专利, 人民大众只须开张嘴巴接受少数人泡制出来的文化理念、 文化 “精品” 就行了。发展市场经济, 推进政治民主, 必然把文化的生产权、 消费权、 评判权交给人民大众, 文化必然从象牙塔走向市民社会, 从计划经济的笼子走向市场, 必然出现一个大众文化蓬勃发展的时期。当然, 在这个过程中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矛盾会随之而来, 我们既要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大力发展大众文化, 不断满足人民大众的文化权利和文化需求, 又要清醒地在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用发展科学与教育等手段提高大众的文化审美情趣和判断 能力, 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文化新人, 促进大众文化的不断自我跃升。

人类文化犹如一条由千万条涓涓细流汇集而成的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 融会了世界各民族、群体、 个体的文化创造成果从远古走到今天。没有多元文化的互动和发展, 就没有人类文明的与时俱进生生不息。当代世界, 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逆挡, 任何民族的文化如不能与其他民族相容共生, 就会被拒斥于世界经济、 政治体系之外, 被世界进步潮流所抛弃。中国文化之所以历经沧桑而始终维系同一性, 并且在回应时代挑战中顽强前行, 不仅是由于其历史积淀的深厚, 更由于其主动或被动地吸纳了外来文化, 不断进行综合创新的结果。中国社会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 随着经济、 政治的现代转型, 大一统的社会结构正在发生分化, 群体、 个体的差异在扩大, 由人们利益的多元化产生了文化价值文化需求的多元化, 由经济成分的多元化产生了文化资本、 文化经营的多元化, 这就要求我们积极创新文化观念, 形成与市场经济、 民主政治相适应的法制健全的文化管理体制, 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旋律的基础上, 以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的广阔胸怀, 营造一个 “ 和而不同” 的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系统, 激发各类文化主体的创造精神, 放手让一切知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 让一切创造文化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4.遵循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 在文化交往与文化选择、 文化批判与文化兼容、 文化积累与文化创造的相互联结相互作用中创新文化。

(1)文化交往与文化选择

文化交往, 亦即个人、 群体、 民族之间精神文化活动、 能力及其成果的相互变换。全球化在促进经济交往的同时, 推动着文化交往不断扩大和发展, 显示出新的形式、 作用和特点。个人的力量 , “ 只有在这些个人的交往和相互联系中才是真正的力量” , 正是交往创造了人类积累、 交换、 传承和发展自己本质力量的特殊社会机制。交往使单个人的精神劳动成为社会劳动, 使个人的特殊性存在成为社会性的存在, 同时, 交往又使个人文化活动从群体文化活动中享受人类总体精神活动的一般成果, 使人类知识、 思维方式、公共道德转化为个体、 群体的智慧和思想行为规范, 内化为具体的、 历史的、 鲜活的个性和人格, 使个体、 群体打破自我积累自我演化的时间和空间的局限, 获得跳跃式的发展。因而, 文化交往这种个体性与社会性、 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双向运动, 推动着文化冲破任何封闭和束缚, 走向愈益开放的状态。

作为具有自由意志的人的文化交往, 是一个择其善者而从之的选取过程。露丝·本尼迪克特说, “ 在文化生活中和在语言中一样, 选择都是首要的必然现象。” ②文化选择的实质和目的是主体对变更着的新环境的主动适应。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化、 实践的需要, 是文化选择的外在要求;人类不断优化自身的努力是文化选择的内在驱力。从人的总体行为看, 文化的选择有三个向度:一个是主体对传统文化的选择 ,  是在前人的文化遗产的基础上, 根据其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决定的取舍行为, 从而使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成为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焕发出新的活力; 二是对外来文化的选择, 指的是在不同文化的相互接触、 交流中, 文化主体的排拒与吸纳的选择行为;三是对未来文化的选择,  指的是在对已有各种文化的筛选、 取舍的基础上对未来文化发展的设想及追求。在现实的历史活动中, 这三个向度的文化选择往往是交织结合在一起的。每一个民族和国家走向现代化、 融入全球化的历程, 都是在一定文化背景下的文化选择、 文化适应的过程。它立足于文化现代化、 民族化和文化的进步, 对民族文化发展的方向、 目标、 道路、 模式重新定位、 定向、 选择, 从而为民族的现代化提供价值目标、 精神动力、 价值观念等, 进而影响社会政治经济活动的历史进程和走向。自觉、 合理的文化选择可以促进文化创新的步伐, 加快人类社会发展和现代化的进程 ;而不自觉的盲目的文化选择则会加剧文化的冲突和矛盾, 甚至导致社会结构的巨大震荡和社会发展的停滞乃至倒退和民族文化的消亡。

(2)文化批判与文化兼容

文化选择的核心是文化批判。任何文化选择都要经过一个价值判断和价值取舍的过程, 一个认同和批判的过程。 “ 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 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 ;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 , 按其本质来说, 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③ 作为实践的反思和超越的文化, 批判永远是它的活的灵魂。文化批判是站在文化发展进步的基点上, 对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理性审视和反思, 它在对传统文化的清理批判的同时也对现代文化进行理性的自我 批判, 在对现存文化模式、 文化体制的肯定的理解中包含着否定的理解, 在历史和价值的交合点上寻找文化现代化的合理道路。

批判是扬弃, 是兼容。文化兼容是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和民族丰富自己不同层次的文化占有、提高文化水平的必由之路。正是通过以共性和个性为矛盾核心的交融、 兼容和整合过程, 每一种文化逐渐克服它自己的狭隘性和片面性, 而日益走向自觉、 全面和厚重。这是文化共性在对种种特殊性的扬弃、 差异性的消除中不断拓展和丰富自身的过程, 也是民族文化与时俱进、 高扬个性的过程。文化兼容是今天的网络时代文化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契机。在新技术革命带来的互联网上不同信息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使任何国家都难以筑起壁垒, 将本国文化隔绝于世界文化和信息大潮之外。各种文化将由其吸收他种文化和更新自身能力的强弱来决定自己的命运。民族文化要主动应对, 采取更为开放的姿态积极吸纳、 兼容各种优秀文化, 赢得竞争优势, 为自己的文化真正走向世界开辟更大的发展空间。

(3)文化积累与文化创造

文化积累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克罗伯认为,“文化发展的过程是增加的, 因此也是积累的, 而生物进化的过程是代替的过程。”④ 文化积累提高了人的文化创造能力。人不但能通过习得遗传获得上一代进化的成果和先天优势, 而且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继承人类的文化成果, 并将其积累下来作为参与文化创造的基础, 这样人一代代变得更加聪明能干, 人类文化创造的基础也越来越丰富。而且, 文化的积累使文化的发展进步呈现加速度的趋势。人类发展史表明, 人类从蒙昧时期到文明时代花了几百万年的时间, 而从进入文明时代后, 人类只用了几千年时间就发展到现在高度文明、 繁荣的文化, 特别是从 17 、18 世纪以后, 人类在短短的几百年之间所取得的高速度的文化发展, 连人类自己也感到瞠目结舌。全球化改变了文化积累的方式和途径, 使之不仅是一个民族内部的纵向积累, 同时表现为由不同民族之间互相交流而形成的横向积累。这种横向的传承、 积累, 减少了文化创造、 发明的重复性, 加快了文化积累的步伐。在全球化时代, 某一国家完全可以通过向其他国家、 民族学习直接吸收新的文明成果和文化特质, 从而站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创新和发展自身的文化。

文化积累是民族文化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然而, 只有量的增加的积累不可能满足实践发展的要求, 实践的发展特别是其划时代的变化必然要求民族文化不断创造出新的形式和内容。从一定意义上说, 没有文化的创造性的变革, 文化积累就失去动力和方向, 甚至可能反过来成为民族进步的精神包袱。因此, 文化创造是文化积累的意义和目的。当今我们所面临的这个全球化的新时代, 是一个大分化、 大调整、 大发展、 大转折的时代。它深刻地改变着每个人乃至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当前全球化所导致的一系列社会、经济、 政治、 文化问题, 以及全球化本身的变化发展的趋势和规律, 经典的思想理论、 既有的文化模式都不能提供现成的说明、 规范和导引。不仅基督教文明、 儒家文明、 伊斯兰教文明等面临着文化的创新, 每一个民族、 国家也都面临着文化创新的重大挑战。全球化所导致的文化竞争的加剧, 使得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日益成为一个国家能否在这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的关键因素。完全可以说, 文化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文化创新能力的高低, 关系到民族的兴亡盛衰。世界上民族国家之间的竞争, 首先是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 创新机制的竞争。各种文明、 各种民族文化只有在世代积累和相传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和赋予时代的内容与形式, 才能以经久不衰的魅力扎根于、 浸润于不断变迁的社会和不断发展的人之中, 才能永葆其发展进步的内在活力。

5.尊重知识 , 尊重人才, 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创造精神。

如果说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那么知识分子则是主体中的主力军, 在文化创新中发挥导向作用:观念权威导向 、 知识权威导向和话语权威导向 。在西方国家中有人把知识精英与政界、 舆论界并列为一种权力中心, 甚至认为知识权威决定其他权威的存在的合理性。不管如何评 述知识分子的社会功能, 一个缺乏知识和人才, 或者不能调动起知识分子积极性的国家和民族, 是不可能走向文化的现代化和经济社会的现代化的。文化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必须尽快建立一个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 文化发展规律和人的创造活动规律的、 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要求的科学的文化创新机制, 这些机制具体包括: (1) 规划决策机制。 (2)动态管理机制。(3)评估激励机制。(4)成果转化机制。(5)条件保障机制。(6)知识产权保护机制。(7)人才培养机制。(8)传播交流机制, 等等。

知识分子要立足实践, 不断完善和超越自我, 才能不辱使命, 不负重托, 做到有为有位。为此要树立三种意识:(1)责任意识 , 作为精神家园的守护人和建设者, 人类灵魂的引导者和工程师, 要胸怀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 “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的历史抱负, 以追求真理, 揭示规律, 创新和发展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 服务现代化建设, 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2)前沿意识, 努力赶追最新世界文化学术的发展潮流, 保持与国际大师名家对话交流, 增强与发达国家同行沟通互动的能力, 在对外开放和国际竞争中创造一流的学术文化精品。 (3) 原创意识, 不迷信, 不抄袭, 从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问题出发, 从学术文化发展中的前沿问题出发, 以扎实深入的优良学风, 以学贯中西的厚实功底, 拿出原创性成果为丰富中国文化和人类文化宝库奉献新的东西。

文化创新是利在当代, 功在千秋的伟大事业, 它为知识分子施展才华提供了大好机遇, 向知识分子的创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也向执政党维护好、 发展好知识分子的利益和发挥好他们的积极性提出了新的坐标。随着广大知识分子的自觉意识和创造精神的激情迸发, 一个文化创新、 文化建设的新高潮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