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首页 > 政务公开 > 参事馆员咨政建言

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 张宇航、张春雷、谢顺彬:关于把彭加木文化园打造成为省、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议

彭加木烈士(1925-1980),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一百位人物之一。他出生于广东南海(现广州市白云区松洲街道槎龙村),少年时期在家乡读书成长。他生前是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兼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副院长。1953年,彭加木成为该研究所第一个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科研人员。他还是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彭加木在从事科研工作中,不畏艰难,全身心投入,长年带病坚持奋斗,作出过卓越的贡献。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彭加木开展酶、纤维状蛋白质、动植物病毒等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跻身国际先进行列;作为全国闻名的电子显微镜专家,他主持了我国第一台高分辨率的电子显微镜安装调试,指导建设广州、福州、乌鲁木齐等地电子显微镜实验室。他中年身患绝症,但只治疗了半年,便再三要求重返新疆,参与创建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在新疆期间,他先后分离出危害玉米、小麦、甜瓜、大丽菜、苹果等农产品的病毒,为新疆植物病毒学研究奠定了基础,打开了局面。

彭加木的先进事迹得到党和政府及社会的公认,1965年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亲切接见并握手谈话。他牢记党和国家领导人“要为新中国的科学发展贡献力量”的嘱托,不顾抱病在身,为揭开新疆罗布泊地区神秘面纱、寻找重水等资源,先后三次深入“死亡之海”罗布泊地区考察。1980年6月17日,彭加木在罗布泊不幸以身殉职。

彭加木殉职后,上海市人民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2009年,彭加木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之际,彭加木的事迹被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华社音视频部电视节目中心等摄制成《共产党人》党史学习教育纪录片第70集《彭加木——永远的罗布泊》。

彭加木为祖国献身的消息传到家乡,家乡政府和父老乡亲以各种形式悼念从槎龙村走出来的英雄。广州市白云区政府和槎龙村委会出资修缮了彭加木故居,槎龙村所在街道与村党支部、村委会筹建了彭加木公园。公园内树木葱茏,红棉挺拔,彭加木雕象矗立于广场之中;还建有纪念馆,先烈的事迹陈列其中。松洲街道党工委、街道办事处拟以彭加木公园为中心,与彭加木故居、彭加木纪念中学等整合,打造成彭加木文化园。这里,是广州缅怀彭加木烈士的唯一场所。

彭加木是以科学事业献身祖国的爱国主义典型代表人物。他的科技报国、甘当铺路石子精神,值得我们特别是当代青少年学习弘扬;他的感人事迹,应当成为学校、科研机构、机关、社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党性教育的重大题材。为此,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将彭加木文化园建设成省级及广州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彭加木是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有重大影响的科学家,是广东人民的骄傲。他的事迹和精神不仅属于故乡一条村(社区)、一个街道、一个区,而且值得全市、全省以至全国人民学习弘扬。建议广州市和白云区委宣传部门把学习彭加木为科学献身精神列入党史学习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重大题材,组织有关专家、学者,指导彭加木文化园加强基础设施、管理制度、展陈内容等方面的改造完善,尽快按规定申报,将其建设成为省级和广州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二、充实纪念馆内容,讲好彭加木故事。建议市和区宣传、教育部门组织专门力量,沿彭加木献身科学事业的足迹、地方深入采访,撰写文章并编辑成对市民及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故事书和教材。在搜集资料过程中,用现代设备记录行程,让资料具有现场感,增加故事的深度和广度。据悉,广东省档案馆曾对彭加木事迹进行过征集、馆藏。建议以省、市档案馆为主导,帮助纪念馆增设更多文字及实物,让彭加木的事迹更加系统展现出来。

三、在彭加木纪念中学和彭加木纪念小学(拟建)建立定期教育制度。每年开学举行向彭加木烈士学习、致敬的仪式,教育学生树立热爱科学、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定期组织师生和有关专家,对彭加木事迹及精神进行研讨、宣讲,使之成为经常性的教育活动。

四、完善彭加木故居的展示设施和周边环境建设。建议白云区及松洲街道、槎龙村(社区)搞好规划,抓住建设彭加木文化园的契机,进一步完善彭加木故居的道路、指示牌、展览内容、学习场所、阅读资料和影视设备等配置,提升故居的文化内涵和展示效果,增强对青少年的学习吸引力,将其打造成青少年及游客的“打卡地”。